当前位置: 中教网 > 小学频道 > 小学看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当友好遇上美好,教育便更具温暖 ——集美区坑内小学儿童友好学校创建工作

2024-11-20 15:05 来源:厦门集美区坑内小学    阅读 5.3万
分享

在坑内小学,儿童是什么?他们就是校园中那一株株花草,整个校园就是他们生长怒放的家!作为一所乡村学校,坑内小学始终把儿童友好理念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坑内小学,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都能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多向对话,都能在智慧化体系中个性生长,都能在教育服务中幸福成长。我校践行儿童友好理念,立足儿童视角,聚焦儿童需求,通过优化学校软硬件设施设备、打造新型学习空间,栽种友好童心氛围,为每个儿童建设快乐成长园,积极打造厦门市儿童友好型学校。

一、打造多元化友好空间

我校始终以儿童视角为先,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在校园一楼的C位为学生打造了多元化、多功能的一体化共享大厅——儿童友好驿站,在校园内外都设置了暖心等候区,在操场旁打造了趣味性的公共空间——校园打卡点等。

(一)科技化的智能空间。在儿童友好驿站中有科技感十足的创客空间、AI智能学习室,学生可以在创客空间尽情地观影3D影像,可以在AI智能学习室探索组装机器人的乐趣和3D打印创意制作,科技满满,奇趣无穷。

(二)舒适型的就诊空间。在儿童友好驿站内拥有舒适、温馨的开放式医务就诊区,儿童有任何不适可到医务室温馨就诊。医务室内有一套专门为儿童开发的医务就诊系统,学生到医务室处理,刷卡后自动读取个人信息,校医在线填写症状、处理方式等信息,后台也可查询儿童就医情况。如就诊人员较多时可在圆形沙发就坐等候就诊。

(三)开放式的友好书吧。在儿童友好驿站中我们还特别为儿童开设了便利性、开放式、一米高度视角的友好书吧,在厦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的关心与爱护下,学生可以自由地在此阅读颇为丰富的各类书籍,培养阅读兴趣,增长见识、提升素养、促进儿童成长。

(四)共享亲子观影区。我们还在儿童友好驿站中提供了一处可供休闲观影的共享亲子观影区,儿童在努力学习获得阿乐币后可兑换亲子观影券,在周末期间可由父母携带,通过向保安出示观影券入校,由值班老师带领至观影区观看儿童适宜的正能量电影。

(五)友好暖心等候区

1.校内等候区。我校在校门入口处设置了学生等候区,并配置了沙发凳,给等候家长接送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处休憩的友好空间。

2.校外候学区。为打造贴心、舒心的候学环境,解决校园门口上、下学高峰期的拥堵、进一步改善狭窄的道路环境、方便学生候学时有地方休憩和消除安全隐患,我校在校园围墙外安装了休闲座椅供学生候学和等候家长时稍作休憩,这一因地制宜的“微改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舒适、有爱的候学区,也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六)趣味性的公共空间。打造校园“网红地”,创设良好活动环境。在建设改造过程中,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创造出校园网红景点:“我在坑内小学”成为校园打卡点之一。

二、推进适儿化设施设备

(一)开辟生态化智慧共享农场。将操场旁杂草丛生的荒地改造成“阿乐的共享农场”,为学生开辟了一方拥抱大自然的空间,并结合物联网科技,投入使用土壤检测、气象监测、温湿度监测以及监测看板等设备。为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我校还举行了新颖的“阿乐农场”地块拍卖会,拍卖会上孩子们高举着班级精心制作的竞拍牌,对心仪的农场地块进行自主竞价拍卖,汲取成长能量。各班级依托智慧校园对拍卖所得地块实现智能化管理,围绕阿乐农场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写、画活动,实现智慧校园与五育的融合。孩子们在“阿乐农场”的实践中,体会团体力量,获得思想和品格上的长久滋养。

(二)开启互动化智慧体育设备。校园智慧体育信息化建设是响应了国家新时代学校体育“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我校引入了智慧体育系统和设备,支持多种体育项目,拓展学生体育锻炼的时空场域,让学生在课间能够随时发起不同类型的挑战,有效激活了儿童的课间十分钟。通过丰富多彩的AI情景教学设计,结合AI智能分析系统,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运动锻炼课堂,帮助学生加深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三)开发激励性班币系统。学校引入阿乐币财商思维,以“阿乐币”为主体,建立“班级币”“学分币”“企业兑换币”。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各类活动、测试、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等,获得相应的“学分币”奖励。“学分币”不但可以兑换学习用品,还可以兑换汉堡抵用券、校长奖学金,与老师合影机会、亲子在校园的合影机会,周末还有机会兑换父母陪孩子到校观看电影的观影券。这种学习礼品与精神鼓励双重奖励机制,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塑造良好品德,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付出努力学习后,直接体验到收获的快乐、财富的积累价值与财商思维的建立。

(四)启用安全性放学系统。“智能放学告示牌”设备旨在向接送孩子放学的家长现场实时提供便捷、高效的放学信息。利用物联网技术,在每个班牌上加装感应芯片,校园内设置“排队准备感应区”、“离开校门感应区”两个区域,信息即时在校外显眼的显示屏并播音发布。将一个接送群体分为“等候中、离校中、已离校”三个接送群体,家长接送有序,不扎堆,不再盲目。

(五)建设便捷式智能存取柜。校园智能“存取柜”定制建设,采用物联网技术,部署在校门左右门岗两侧便捷的安全位置。家长使用学校统一发放“家长入校证”智能卡,既为入校凭证,也是刷卡存放物品,方便、快捷,学生只需刷卡即可取出对应物品。双方均无需入校、出校,保障儿童安全,又便利。

(六)打造适儿化运动器材区域。为了创造绿色生态中的运动空间,优化儿童视角的校园环境,我校将校园一角平平无奇的草坪改造成儿童的运动器材区,对光秃秃的操场进行人工草坪铺设,打造儿童视角的游戏运动空间,孩子们可以在运动器材区尽情玩乐、运动。

三、营造儿童视角的文化氛围

富有童心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对儿童隐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感受学校温度的最前线。我们从儿童视角进行考量,增加亲切度,入学的孩子们也会有极度流畅的心理切换,不会因此而压力陡增。

(一)学生作品一米高度展示墙。教学楼的每个班级门口都有一面铺满“童真作品”的墙,班级学生作品展示墙,儿童友好驿站门口也有一面铺满了学生美育成果的展示墙。

(二)楼梯间设计洞穴主题区。楼梯下往往是藏污纳垢的一个点,而对于一楼楼梯间却是一年级孩子最喜欢去和接触玩耍的地方,基于此,我校对楼梯间进行儿童视角优化。在1年1班旁楼梯间设计“我们约定的好习惯”洞穴主题、1年6班楼梯间设计“劳技微刊”洞穴主题,布置后的楼梯间既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又干净温馨充满童趣。

(三)连廊公共区域文化展示墙。目前学校连廊、架空层等公共区域有结合儿童的文明礼仪、三风一训、社会主义价值观渗透、学习等主题进行文化墙布置,激起孩子的自信心、勾起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并激发探究兴趣。

(四)智慧农场AI作画展示墙。学生自主在农场地块采摘菜籽过程的AI作画获奖的作品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在智慧农场展示墙上,学生以此纪念“我们和阿乐农场的故事”,作品也友好地呈现在一米高度以内。

四、建设无碍的有爱校园

学校融入了无障碍通道、坡道和厕所的设施建设,不仅完善了校园基础建设,也为学生,尤其是伴有肢体障碍的学生创建了一个‘有爱无碍’的温馨家园,让孩子们如厕安全和行走安全得到有力保障,进一步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

以一米新高度认识学生、从儿童视角建设校园、真实友好实施教育,坑内小学将进一步把儿童友好落到更实处、更细处,让小美好的场景布满校园,让校园的每一处都能发挥它的育人功能,让儿童更美好,让友好更具新姿态,让教育更具温暖!

撰稿人:杨进忠  张舒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