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幼教频道 > 精彩校园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郑州市惠济区紫瑞苑春天里幼儿园和紫澜苑春天里幼儿园研学活动

2024-04-11 12:21 来源:郑州市    阅读 2.5万
197
分享

“河”我一起,做黄河的守护者——

春天悄然开启,为了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怀抱,探索黄河故事。4月10日,由郑州市惠济区紫瑞苑春天里幼儿园和紫澜苑春天里幼儿园主办,河南七色花研学旅行研究院执行开展了以“学黄河历史,读黄河故事”为主题的春游活动。

开营仪式上,园长刘丽发表讲话,“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是刘丽园长对孩子们最真挚的祝愿。

园长讲话

在黄河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让孩子们了解黄河文化、体验非遗文化,制作黄河泥埙、舞动黄河飞龙、观看非遗皮影戏 、拉动黄河号子、体验纤夫生活,让孩子们带着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走进黄河,与书中文字的描述对应实践。带着在黄河中看到的现象,返回书中寻找答案。这样双向的学习,正是研学的一部分。
埙,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距今已有7000 多年的历史,《史记》称埙乐是“德着之泰乐器。埙是汉族先民劳动生产活动,最初是先民们为诱捕猎物,模仿鸟兽声而制作
后逐步增加音孔,演变成吹奏乐器。

制作黄河泥埙

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焦作流行起来一种新的舞龙形式一一飞龙,属单人独舞法,又叫《黄河飞龙》。通过舞者人龙合一的精彩演绎,呈现出中华龙的精气神韵。

舞动黄河飞龙

中国皮影戏已约有一千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说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曾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

观看多彩非遗皮影戏

我们的先民在与洪水的抗争中一起劳动,共同协作,渐渐形成有一定节奏、一定规律、一定起伏的声音,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黄河号子”!

黄河号子

京杭大运河是主要的运输通道,煤、木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运进运,由上游往下游还好,顺流而下,但是下游往上游就不那么方便了,尤其是过险滩时,纤夫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所谓“纤夫”,是指那些拉纤绳为生的人。

黄河纤夫

合影留念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孩子们载着满满的收获为此次研学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研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孩子们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种形式是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也是孩子们成长岁月中珍贵的记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