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是时间的诗篇,是欢乐的舞台,是孩子们活力绽放的时刻。西安市浐灞第三十二小学课间十分钟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孩子展现出生命自发的本然状态。教室里、走廊上、操场边,随处可见孩子们玩乐的身影。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老师教的趣味游戏,还学会了主动探索新规则。轻松愉快的十分钟里,孩子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生长,阳光为伴,享受课间带来的乐趣。
玩“乐”有序 彰显精彩
课间十分钟微课程,学校以“地面游戏”为主要载体,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多元智能理论,对一些流行游戏进行创新。地面游戏多样,分为运动类、趣味类和益智类,每个图案都经过巧妙设计,给孩子们打造了一座多彩多样的“地面游乐园”。一到课间,孩子们便拉上自己的好伙伴来到国旗小广场和萤光长廊,“解锁”自己喜欢的游戏。一轮轮跳跃之后,他们肆意欢笑,直呼不过瘾。在快乐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反应能力、专注力以及身体协调性也得到显著提高。
益智益“趣” “育”见未来
有这么一平方米,入可静心、读可悦心,课间十分钟小萤火虫们在这身心得到深度的放松和治愈。快乐的“小浪花们”带着声效鱼贯而出,欣喜地坐到图书角和学习交流站,恣意地徜徉在书本的海洋里。
围着钢琴来一场小型的音乐鉴赏会,每到下课与志同道合的好伙伴一起排练,一起欢笑打趣,是弥足珍贵的童年时光。在乐高游戏里,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智慧自由驰骋,他们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提升了个人能力和科学素养。“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下课了,萤火虫们跟着老师,把快乐藏进拼图和棋牌里,在游戏里尽情享受辩论、步步为营、成功……
创新“烧”脑 童趣无限
课间的智慧博弈,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奇体验?师生开动思维,合作创新“桌面游戏”,如“翻绞绞”“挑棍子”“乐高积木”、“机器人”、“智勇下象棋”……学校的各个角落都聚集着一团团,一簇簇的“红领巾”,他们时而冷静沉思,时而欢声笑语……
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活动正在课间十分钟火热开展,一项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了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趣有益的课间十分钟活动让校园里充满欢声笑语。
“传”承经典 妙趣横生
有一种玩耍叫“民间体育游戏”;有一种童年叫“经典回忆”;有一种经典叫“文化传承”。乒乓球、皮筋、沙包、踢毽子、滚铁环等,点亮了一个个“十分钟”,让五彩缤纷、活泼愉悦的画面印刻在孩子的童年时光中。
看,他们边玩边与小伙伴们分享快乐,玩出了乐趣,玩出了名堂,也玩出了少年应该有的模样。一起玩转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童年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孩子们轻松自在地享受“课下十分钟”,才能更好专注于“课上四十分钟”,浐灞第三十二小学会持续发力,深挖学校现有资源、科学合理的规划时间、安全有序的开展活动,打造特色课间十分钟,让每一个孩子在课间活动中育德、增智、健身,寓知于乐,寓学于趣,守护这份藏在课间的“定制童年”。
图文|浐灞第三十二小学
编辑|王楠
初审|张质朴
终审|雷艳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