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近三十年,既教过初中,又教过小学,学校的课间休息时间始终没有变化,先前是十分钟,现在还是十分钟。只是先前的十分钟是充足的,现在偶被挤占。
几年前听一名资深专家说,现在的孩子,课间十分钟不出教室,出了教室也不会玩。我当时就有深有同感,因为老师让学生出去时,学生会反问:“为什么让我们出去?我出去干什么?”
我曾在一所非常有名气、影响力极大的学校任教,校长在给客人介绍经验时,总是说“我们的管理是无缝对接”。上节课的老师出来,下节课的老师马上进入,这就是“无缝”。当时我对此是认同、赞许的,也常常在同行与家长面前炫耀。但看看现在的中小学校,哪怕是山区的乡村学校,哪个不是“无缝对接”呢?老师总担心学生考不好,老师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想着给那个提醒、给这个补习,上一节课的老师没有出教室,下一节课的老师已经进来,几个老师同在教室的时候也比比皆是。总之,占用课间十分钟很普遍,老师习惯了,学生默认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学生胆子小,有些要上厕所,还不敢告诉老师,硬憋着;有些因为没有课间休息时间,视力无法调节,导致戴上眼镜、镜片慢慢变厚。
老师不应该拖课,也不应该提前上课。提前上课同样等于占用学生的休息调节时间。我们不能打着为学生好的幌子,认为提前上课体现认真负责精神。说得严肃点,这也是违规的。只是孩子是弱势群体,他们不敢说老师。
我记得小时候,作为老师的妈妈总是告诉我“下课要外面走一下,望望远处,调节下视力”。在读高中期间,整个走廊课间有时就只有我一个人傻傻地站着,盯着来往的老师与车辆。不知当时的老师是如何看我这个学生的,反正我现在想想当时的我,老师眼里应该是有点怪的吧。但我整个高中期间一直如此,一直到了高三,还坚持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进行休息。即使如此,我还是在高一戴上厚厚的近视镜,从此成了眼镜一族,重重的镜片一直压迫着,非常不方便。
记得十多年前,有一次我要占用学生的一节体育课。我作为老师,最清楚学生的想法——占用其他的课都可以,千万不能占用学生的体育课。因此,我当时给学生商量调换下,有机会英语课还给体育。当时学生没有声响,冷冰冰地看着我,好像在问我:“真的吗?”接下来的几天,学生与我的关系冰冷到了极点,上课回答问题的声音小了,响应我的人少了,遇到转身就跑的人多了。后来我用了很久的时间,才抹平师生之间的不快。可见,占用学生的课着实要不得,哪怕课间的一两分钟也不行。现在每次下课铃响,我就戛然而止,自我调侃几句,然后望着学生,学生也看着我,哄然大笑。
我下课时,也常常借用母亲的话对学生们说:“下课都到外面出去活动一下,即使不活动,到厕所一趟也好。”这时,大家哄堂大笑然后有几个男生笑着跑出去,像风一样跑到卫生间,转身就回来。更调皮的孩子回来说:“老师,厕所我去过了。”哈哈,唯有老师可以享受到孩子们如此的天真与可爱。
我觉得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关键在老师。我们不能拖课,因为预设的内容没有讲完,这已经是老师的过错了,再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就是错上加错了。况且,这十分钟是学生用来休息的,是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具的,老师的拖课,势必影响学生的休息与对下节课的准备。作为老师,我们更不能养成拖课的习惯。我始终假定学生是我的孩子,也假定我是其中的一名学生,有了这两个假定,我才能做到坚守基本师德素养,把课间十分钟完整地还给孩子,让校园严肃而又活泼,该安静时就安静,该热闹时就热闹。
总之,十分钟事小,规则事大;十分钟很短,但孩子的人生很长。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塑造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时候不能有任何的私心,否则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既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影响我们的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