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家伏特发明的第一块电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电池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人类带来了便利和进步,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电池的种类和用途不断增加,电池驱动着电动车辆、移动设备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之源。
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电池的制作,感受电池的神奇,并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课本走向生活,10月初济南中学唐冶校区高二化学组开展了学科素养活动——“自制酷炫果蔬电池”,本次学科活动是根据同学们已有的知识,探讨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不同的果蔬能否导电以及导电能力的强弱等问题。
同学们热情高涨,给果蔬来了一次大变身,在家里选择各种各样的果蔬:苹果、柠檬、橙子、西红柿、猕猴桃等,还找到了铁钉、铅笔芯、石墨棒、锌片、铜片等作为电极材料,积极完成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中有同学发现单个水果电池的电量不大,无法让小灯泡发出微光,多个水果电池串联在一起就能使小灯泡闪闪发光。有的同学尝试将水果电池连接到电子手表上,电子表成功显示时间。同学们将自己制作的果蔬电池通过实验报告、制作PPT、视频、照片等形式进行了成果展示。
通过此次活动,将化学渗透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科学走进生活,践行新课标倡导的“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学科精神。小灯泡的点亮,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动手实验的乐趣和挑战,也照亮了学习化学的科学探索之路,愿同学们不断进取、勇攀科学高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