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寻求提高我校初中部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商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初中部第三届“頔塘之韵”教研节“黄金300秒”教学沙龙第三期活动在3月20日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和“新课标理念与三合好课堂有机融合”,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张香明校长、吴颖副校长、教务处、教研组长及全体初中部教师,活动由朱晶老师主持。
信息技术赋能教学 阳交容老师提出信息技术的运用(如与课文相关的影像、图片及音乐)能够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更好地激发出来,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重难点的学习也会更加容易。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也要明确教学内容与目标,将其与信息技术结合,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钟志伟老师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为我们介绍了数学课“技术创新课堂”的几种方法。钟老师借助“几何画板”、“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教学实效。同时,钟老师也向我们分享了制作精品微课的小软件,成绩分析的小妙招,给每一位老师提供了自我成长与学生助长的新技能。
戴惠琴老师以小视频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提高教师效率。独特新颖的方式正是戴老师在信息赋能教学下的最好的展示。
沈建锋老师向我们解释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紧接着他联系科学学科的特色,立足课堂教学,以教材“凸透镜的成像”为切入点,指出多媒体信息技术对科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使得教学更加直观明了。
课标理念融合三合课堂 费雅芳老师通过对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感悟,提出了关于新课标理念和“三合”课堂融合的思考。“三合”课堂,关注的是各教学要素之间的互动,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 “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相契合;而“新课标”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更新重组语文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的整合性和任务驱动性又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
谢宾南老师从他的课堂教学《绝对值》一课入手,以清晰明了的图表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于新课标理念与“三合”课堂融合的实践,并提出了他在新课标视角下的关于教学目标的思考。
朱晶老师以《课标解读》入手,从“集体备课,设计适合的模式”、“搭建平台,创设合作的环境”、“因势利导,生成合适的问题”三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她对于“三合”理念实践的想法。教师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设计适合教师、学生、学情的教学设计,搭建合作平台,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张伟芳老师将新课标中的“真语境”、“真问题”和“三合”课堂理念融合在一起,指出课堂的教学应该学思结合,用英语学习活动观来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用英语做事情,同时教学课堂中应该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钟晓燕老师以教材《共圆中国梦》为例,谈谈新课标素养目标下的三合理念的融合。在新课标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迎来了新的变革时代,这就要求教师在“合适”的素材中落实政治认同、在“合问”的巧设中增强责任意识、在“合作”的意识中提升道德修养。
总结提升发展 首先吴颖副校长用“有情怀”、“有思考”、“有干货”对本次教学沙龙进行了总结。吴校指出,每一位分享的老师准备充分,每一位听讲的老师聆听认真。教师们的分享都带有自己的特色,从自己的学科入手,不仅解决了我们今天的沙龙主题,更是为每一位老师提供了“信息赋能教学”和“新课标与三合融合”的实践操作的有效方法。
紧接着,张香明校指出了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初中部全体教师从自身教学出发,分享经验,促进了南开教育的发展。同时,张校长进一步肯定了教学沙龙活动的优势,在经验分享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最后,张校长对老师们为初中教学所做的贡献表示了感谢,并对今后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与期望。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对“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和“新课标学习感悟与’三合’融合”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相信初中部全体教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继续探索,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打造南开教学“金名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