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10月28日讯(通讯员 文/胡建华 图/米真)10 月 28 日,普格县荞窝镇中心校特殊教育资源室内暖意涌动。该校副校长王松带领六 2 班教师井子子哈、六 4 班教师俄底日作,在特殊教育资源室分别开展橡皮泥创意制作与劳动技能实践活动,针对特殊学生的发展需求,以个性化实践课堂为他们铺就成长之路,彰显特殊教育的温度与专业。
在特殊教育资源室的活动区,绘本架上的彩色读物与墙面 “勤奋”“拼搏” 的励志标语相映成趣。六 2 班教师井子子哈正蹲在桌旁,手把手指导学生塑造橡皮泥作品:“我们把红色橡皮泥压平,给小太阳做光芒……” 学生们围坐桌前,手中的橡皮泥在教师的辅助下,渐渐变成花朵、小动物等形态。资源室里的多感官教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刺激,粉色收纳盒里的各色橡皮泥块被不断取用,学生时而低头专注塑形,时而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创意。

在特殊教育资源室里,视力表、可移动篮球架与彩色感统圈等适性教具摆放有序,为特殊学生营造了安全且富有支持性的实践环境。六 4 班教师俄底日作俯身为学生示范清扫动作,“手腕轻轻转动,簸箕要贴紧地面哦”,她用放慢的语速和清晰的手势辅助讲解。学生握着玫红色扫帚,专注地将地面散落的彩色积木碎屑扫入簸箕,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教师的耐心鼓励:“你做得很认真,再试一次就成功啦!”

该校副校长王松在旁观察时强调:“特殊教育资源室是为特殊学生量身定制的成长空间,劳动技能训练不仅是教他们掌握生活技能,更是帮他们建立‘我能行’的自信。” 从握具力度的调整到清扫节奏的把控,教师们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细化指导步骤,让劳动实践成为提升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阶梯。

参与创作的学生虽然沟通不多,但在井子子哈老师的引导下,用橡皮泥捏出了一个 “小圆圈”,并兴奋地用手指向窗外的太阳 —— 这是他对世界的独特表达。井子子哈老师轻声称赞:“你的太阳真好看,再给它加个笑脸吧!” 在这场指尖艺术实践中,特殊学生的感知力、动手能力与表达欲被充分激发,每一件橡皮泥作品都是他们与世界对话的独特 “语言”。
此次特殊教育资源室的实践教学,是荞窝镇中心校 “适性育人,全纳成长” 理念的生动落地。通过劳动技能训练与艺术创意表达的双轨实践,学校既培养了特殊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创造力,更在专业且充满温度的教育支持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生活。未来,该校将持续深耕特殊教育资源室的功能价值,探索更多适性教学路径,让每一位特殊学生都能在教育的关怀中绽放独特光彩。
供稿单位:普格县荞窝镇中心校
核稿人:王松
签发人:林伟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