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小学频道 > 小学动态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跨区携手研数学 山海相连共成长——通川区实验小学与万源向前小学数学联合教研活动

2025-10-23 16:37 来源:中教网    阅读 8.6千
212
分享

中教网10月23日讯金秋十月,风清气爽,教研热忱更胜秋阳。2025年10月22日,通川区实验小学校五、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如期开展,此次活动打破地域界限,迎来万源向前小学教师团队全程参与,两校教育同仁携手搭建思维碰撞平台,共赴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数学教研之约。两节精心打磨的课例,生动诠释了“数学源于生活、归于思维”的教育理念,尽显学科独特魅力。

五年级田瑞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田老师以“天恒花园小区伸缩门的开启原理”为教学切入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紧密联结,瞬间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课堂上,田老师充分放手,引导学生化身“小小数学家”,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议一议”的实践操作,自主经历“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长方形”的推导过程,最终成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计算公式。整堂课中,田老师不仅带领学生攻克知识难点,更巧妙渗透“转化”这一核心数学思想,让思维方法如春雨般无声浸润学生心田,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

六年级黎伟老师带来《负数的认识》精彩课例。黎老师立足学情,以“本校本学期各年级学生人数转入与转出对比”为真实教学情境,当“转入4人”与“转出4人”两组数据同时呈现时,“负数”的出现自然且必要,完美破解概念教学的抽象难题。课堂上,黎老师以“数轴”为教学主线,串联起温度、海拔、收支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感知负数的意义,逐步构建起“正数—0—负数”的完整数系认知框架。这堂课跳出“概念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层层递进的思辨活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的相对性与统一性,成功实现从算术直观到代数思维的关键跨越,为六年级数学学习打开新视野。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课后评课环节,两校教师围坐一堂,交流氛围热烈而真挚。与会教师围绕两节课例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田瑞老师的课堂“情境真实鲜活、探究扎实深入、思想渗透深刻”,黎伟主任的课堂“站位高瞻远瞩、格局开阔大气、知识体系清晰”。从教学环节的逻辑设计到数学思想的无痕渗透,从课堂生成的灵活把控到核心素养的落地路径,老师们展开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在思维碰撞中凝聚教学智慧,在观点交流中拓宽教育思路。万源向前小学的教师代表表示,此次观摩学习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教学方法,更获得了新的教育视角,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注入新动力。

活动尾声,教学管理中心黎伟主任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万源向前小学教师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两校教师在此次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深度研讨给予高度肯定。黎主任强调,数学教学需坚守“根植于真实世界的土壤,生长于抽象思维的晴空”这一理念,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数学资源,让学习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探索。

此次跨区域联合教研,既是两校在“形与数”教学领域的一次深度探索,更是一场“心与智”的教育理念交融。我们坚信,只要两校始终秉持“深耕教学、共享共赢”的教育初心,在数学教育的沃土上持续耕耘,必能让学科核心素养的种子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教育之花。(通川区实验小学  胥小兰黎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