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职教频道 > 职教动态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一纸千金·剪韵传情”——“千金剪纸”工作室活动侧记

2025-10-23 16:09 来源:中教网  鲍若怡   阅读 9.3千
303
分享

中教网10月23日讯(通讯员 鲍若怡)2025年10月23日,秋意正浓,由千金镇社区教育中心、千金镇幼儿园联合主办的“一纸千金”非遗课堂之“千金剪纸”工作室主题活动在千金镇幼儿园举行。本次活动由千金剪纸工作室领衔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潘静霞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带领成员共同走进千年蚕桑文化与民间剪纸的艺术世界。

▲图为主题活动进行中

作为千金镇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金剪纸”根植于深厚的蚕桑文明土壤。4000多年前,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线绢片见证了这片土地上悠久的养蚕织绸历史。而剪纸,则是蚕农祈愿丰收的精神寄托。

活动现场,潘静霞老师以“蚕桑文化剪纸及文创产品”为主题,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向在场成员展示了“元宝”“聚宝盆”“虎头”“蚕猫”“蚕座”等经典剪纸图案背后的文化寓意。课堂上,潘老师指出“蚕花廿四分”是千金镇充满吉祥色彩的农谚,象征着蚕茧大丰收的美好愿景。“蚕猫”剪纸,既为驱鼠护蚕,也承载了人们对平安丰收的期盼。潘老师还展示了自己近年来创作的《迎蚕娘》《送蚕花》等剪纸作品。“每一张红纸,都是一段故事;每一刀剪裁,都是对传统的致敬。”潘静霞老师在课堂上深情说道。

潘老师还展示了近年来“千金剪纸”与乡村文创融合发展的成果:融合剪纸元素的农产品包装;印有“蚕花姑娘”的书签与钥匙扣、具有江南韵味的布艺手提袋与灯笼扇子、可收藏展示的装饰画与纸杯设计。这些兼具实用性与审美价值的文创产品,正是“把非遗带回家”的生动体现。潘老师指出:“将蚕桑剪纸文化应用在当代乡村文创上,可以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

▲图为潘老师指导工作室成员

最后,在潘老师的组织下,剪纸工作室成员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剪纸大赛参赛作品进行了最后的修改。一把剪刀,剪出绿水青山;一张红纸,承载金山银山。本次“千金剪纸”工作室活动,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场文化认同的启蒙。潘老师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一纸千金’非遗课堂建设,依托千金镇丰富的蚕桑文化底蕴,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美育品牌,让更多人看见千金、记住乡愁、传承文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