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10月23日讯2025年10月中旬,宣汉县育才小学举行市级课题《信息技术赋能校内外劳动基地协同育人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会议由达州市电化教育与技术装备中心副主任李欣忆主持。
群贤荟萃,聚力启新程
参加会议的领导及专家有达州市电化教育与技术装备中心副主任李欣忆、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校长付黎明、宣汉县电技中心主任王恩江、大竹县电化教育与技术装备中心主任陈一明、达州市通川区第七小学校长何勇。
热情致辞,开宗明深义
杨乐校长代表育才小学对莅临会场的各位领导与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他谈到,学校始终践行“五育并举”理念,在劳动教育的课程开发、实践探索中不断尝试,但也深切感受到“资源整合难、体验深度不足、评价维度单一”等现实挑战。此次“信息技术赋能劳动教育”课题的立项,正是突破瓶颈、探索劳动教育的新路径,响应新课标要求,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尝试。
宣读立项,教研启新程
达州市电化教育与技术装备中心李欣忆副主任宣读了市级课题《信息技术赋能校内外劳动基地协同育人实践研究》的立项通知书,标志着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式启动。
开题陈案,擘画新蓝图
课题主研人员陈术发老师就研究核心内容作开题汇报,系统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实施路径与预期成果。汇报指出,课题旨在回应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面临的资源不均、形式单一、协同不足等现实难题,并构建“资源整合—实践创新—评价反馈—协同发展”四位一体的研究架构,探索“线上预习—线下实践—云端反思”的闭环教学模式,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劳动教育新生态。
专家把脉,慧语点迷津
专家评审组在听取汇报后,对课题的选题价值和时代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其紧扣“五育并举”政策,回应了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同时,专家就核心概念的聚焦、研究目标的明确、成果的可操作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建议进一步细化协同路径,明确校内外基地的功能定位与联动机制,通过案例与行动研究,验证有效性,确保成果实用、可推广。
研路方启,笃行必致远
针对专家组的指导意见,学校课题负责人杜丹副校长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作表态发言。她承诺,将认真吸收专家建议,修改完善研究方案,以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推进实践探索,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育人范式,助力学生劳动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双重提升。
聘书重托,合影铭此刻
会议最后,学校为参与指导的专家颁发了聘书,并合影留念。
此次开题论证会的成功召开,为课题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标志着育才小学在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融合研究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宣汉县育才小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