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将至,灵璧县大路初级中学信息科技创新实验室以“先声预热”的方式,组织“月圆家国,智绘华章”创作实践,提前致敬中秋国庆。该校坚持立德树人为本、项目实践为径,在课堂中把家国情怀与工程素养并举,把中华文脉与现代科技并进,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团圆之温、强国之志。
图一 长城团圆·灯火可亲(阖家团聚、长城与满月)
传统底色浸润心田|科技引擎驱动表达
课堂以传统意象为引,长城、圆月、灯笼、桂花成为提示词中的“可控要素”。学生运用本地化大模型与ComfyUI,完成从语义拆解到节点装配的全过程;技术并非冷冰,恰是点亮文化的灯芯。嫦娥神话被重新阐释:机械臂递上月饼、火箭映照清辉,神话与航天同屏,传统与现代互证。
图二 神话遇航天·机械递饼(嫦娥与机械臂、火箭)
诗意提示精准落地|工程流程可复呈现
该校推行“诗工双轨”:一手锚定诗性表达,一手落实工程流程。提示词迭代、负面词控制、光影风格统一、参数留痕复现,环环相扣。学生在“Prompt→生成→互评→再生成”的飞轮中,既学会表达审美,也学会记录与复盘——每一幅主视觉背后都有可复现的流程图与参数单,真实呈现“以智塑魂”的课堂质感。
图三 少年献礼·花簇望月(学生举花致敬传统)
家国情怀润物无声|校园风景跃然纸上
该校把“团圆”与“荣光”并置,把“家庭叙事”与“国家叙事”贯通。或阖家围坐、茶点相伴,月华如洗;或山巅赏月、笑语盈盈,少年与祖辈同框同心;或城头围灯、举杯相庆,家国同频共振。孩子们在一次次构图取舍中体悟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灯火处处,皆为华章。
图四 山川为席·共赏明月(群山野外赏月团聚)
师夷长技以制强敌|自立自强以拓新局
该校倡导以开放胸襟吸纳全球新知,以本土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学生用世界通行的算法与流程描摹东方神韵,用国潮光影与数智算力重释中国美学;嫦娥凌波长城之上,文化自信与科技自强共同成为画面的“主角”。这既是艺术表达,更是价值塑形:学以致用、学以成德,化为可见、可信、可传的中国形象。
图五 云上起舞·国潮新韵(嫦娥凌波于长城)
以小见大育人见长|以美化人向新而行
一次40分钟的快闪创作,是一堂跨学科的整合课:语文之意象、历史之脉络、美术之构图、信息之工程在同一张画布汇聚。该校以小切口撬动大主题,以可复现的工程训练承载可传播的美学成果;学生在“敢想、会做、能讲”的完整闭环中,形成可靠的技术能力和稳定的表达自信,为即将到来的双节奉上少年所能、校园所长的诚意贺礼。(高洋 灵璧县大路初级中学)
图六 课堂剪影·作品集锦(实验室创作与展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