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9月3日讯(通讯员 李玮哲)2025年7月,东北农业大学“湘韵薪传——湖南非遗戏剧活态传承”实践团队在深入学习湖南邵阳布袋戏技艺的基础上,跨越近3000公里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阳布袋戏传承人,走进社区与学校开展宣讲活动,以多元形式推动这项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溯根源:探技艺精髓
活动前期,团队聚焦邵阳布袋戏的历史脉络与技艺内核,通过与传承人深度交流、整理一手资料,系统梳理了这项非遗的表演范式、木偶制作工艺及文化寓意,为后续的传承推广筑牢认知根基。
图1 团队在传承人家中拍摄到的布袋戏木偶(皆为传承人手工制作)
图2 团队成员与市级传承人覃雄生先生进行交流
图3 团队成员与邵阳布袋戏市级传承人覃雄生先生合影
进社区:播文化火种
2025年7月中旬,团队走进邵阳当地社区,开展布袋戏主题宣讲与互动活动。成员们以“指尖上的戏剧”为切入点,用生活化的语言讲述布袋戏与民俗文化的关联,并现场演绎经典片段。设置的木偶操作体验区人气高涨,居民们在传承人指导下尝试操控木偶,感受“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的艺术张力,不少老人还分享了儿时观看布袋戏的记忆,让活动成为连接 generations 的文化桥梁。
图4 社区居民参与布袋戏互动
入校园:育传承新芽
团队走进昭阳小学,配合传承人,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课堂。通过“看表演、学操作、编故事”三步教学法,先由传承人演绎《武松打虎》选段,再指导学生学习木偶基本动作,最后鼓励孩子们用布袋戏演绎课本故事。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迸发创意,用稚嫩的手法演绎出独特的“校园版布袋戏”,让这项传统技艺在欢声笑语中扎根童心。
图5 传承人与昭阳小学学生合影
深扎根:悟传承之道
团队先后探访传承人覃雄生先生与唐平清先生,深度沉浸式学习布袋戏。在传承人老家,一场原汁原味的布袋戏盛宴让人沉醉,覃雄生先生讲述的学艺经历中,“十年磨一戏”的坚守与师徒间的技艺相传,让团队成员深刻理解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精神的接力。
图6 邵阳布袋戏省级传承人唐平清先生与市级传承人覃雄生先生共同演绎邵阳布袋戏
图7 邵阳布袋戏市级传承人覃雄生先生演绎邵阳布袋戏
图8 团队成员体验邵阳布袋戏木偶演绎技法
图9 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合影留念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这个夏天,“湘韵薪传”实践团以社区宣讲拓广度、校园活动育根基,让邵阳布袋戏走出戏台、融入生活。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非遗+教育”“非遗+文旅”的融合路径,让这项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青春活力。
文字|佘佳慧
图片|文雨萱 何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