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9月3日讯(通讯员 陈柳、陈玉沣)暑期期间,湖南信息学院“萤火星途”实践团深入邵阳市新宁县新正村,以“安全宣传+暖心帮工”双行动为核心,既送防诈骗、防溺水、普法知识入户,又顺手帮村民干农活、理家务,在传递安全守护的同时,用实干拉近与村民距离,让三下乡实践更有温度。
为让安全宣传“接地气、入人心”,实践团提前结合新正村“老年人口多、留守儿童集中”的特点,对安全知识进行“通俗化改造”:将防诈骗内容拆解为“假冒亲属借钱”“虚假补贴申领”“低价保健品推销”等农村常见场景,用“要银行卡号先停一停”“转钱前先打电话核实” 等口语化表述简化要点;把防溺水提醒聚焦村内池塘、沟渠等危险区域,明确 “看护儿童远离水域”“落水后保持冷静、伸手呼救”等关键步骤;将普法知识转化为 “邻里纠纷找村委”“买到问题商品留小票”等实用指引,同时印制图文并茂的安全宣传册,搭配卡通漫画图示,方便老年村民和孩子理解。
活动开展期间,实践团按新正村居住区域划分为3个宣讲小组,逐户开展“一对一”精准宣讲,每到一户都“先讲安全,再搭把手”。走进独居村民王奶奶家中,队员们先以“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日常用电方便吗” 的家常话拉近距离,接着翻开宣传册讲解防诈骗知识:“奶奶,要是有人打电话说您家人出事要急用钱,千万别慌,先给村支书或者您的子女打个电话确认,千万不能随便转钱。”讲完后,看到王奶奶家院角堆着没择的青菜,队员们主动拿起板凳帮忙择菜,还顺手检查了厨房插座是否有老化痕迹,提醒“湿手别碰插座,用电安全也重要”。王奶奶看着忙碌的队员,笑着把宣传册收进抽屉:“你们不仅讲得清楚,还帮我干活,比自家孩子还贴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新正村,向干完农活的王奶奶宣讲防诈骗知识
在有两名留守儿童的刘大伯家,队员们重点宣讲防溺水安全:“大伯,天热的时候孩子爱往池塘边跑,您可得多留意着点。要是有空,也能教孩子点简单的自救方法,比如落水后别挣扎,尽量让身体漂在水面上。”宣讲间隙,看到刘大伯刚从田里回来,农具还没来得及归置,队员们立刻上前帮忙——有的把锄头、镰刀分类挂在墙上,有的帮着把刚收割的玉米搬到通风处晾晒,还提醒 “农具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避免磕碰受伤”。刘大伯拉过孩子感慨:“这些哥哥姐姐不仅教你们安全知识,还帮家里干活,你们要记得这份心意。”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刘大伯家里帮忙干活
除入户宣讲与帮工外,实践团还在村口公共活动区设立“临时安全答疑点”,答疑结束后,看到活动区地面有落叶、石桌沾了灰尘,队员们又主动拿起扫帚、抹布清扫擦拭。村民们见状也纷纷加入,有的递水桶,有的帮着倒垃圾,原本略显杂乱的活动区很快变得整洁。“孩子们不仅给我们讲安全,还把这儿打扫得干干净净,真是好样的!”村民王大伯一边递上水果一边笑着说,期间还有村民咨询“自家菜地浇水时水管怎么放才安全”,队员们结合常识给出建议,让安全宣传融入日常小事。
图为王大伯给实践团成员递水果
截至活动结束,实践团累计入户宣讲32户,帮村民择菜、归置农具、清扫公共区域等18次,发放安全宣传册120余份,现场解答村民安全相关疑问20余条。“安全宣传是责任,帮村民干活是心意,两者结合才能真正走进乡村、贴近村民。”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后续团队将整理村民反馈的安全需求与生活困难,形成《新正村安全宣传与帮扶建议清单》移交村两委,让安全守护与暖心帮扶持续扎根乡野。
撰文 | 陈柳 岳心喆
图片 | 周湘菲 杨龙双 曾文杰
一审 | 陈柳
二审 | 周湘菲
三审 | 吴雨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