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7月31日,从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的山岗巍峨到郑州烈士陵园的松柏葱茏,郑州大学“踏访溱洧红迹,赓续奋斗力量”社会实践队循着红色印记,在中原三地英烈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触摸革命先辈的赤诚。
实践首站,团队来到伏羲山腹地的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错落的石头房里藏着烽火往事。队员们驻足司令部旧址,仔细端详1944抗日先遣支队遗留的旧地图、特务连的绑腿与马灯,听讲解员还原“斩尾行动”“夜袭机场”的战斗细节。战地医院旧址内,斑驳的旧药箱旁,队员们仿佛还能看见医护人员在油灯下救治伤员的身影。团队成员走访当地老人,听他们回忆“八路军帮咱种地”的往事,让“军民鱼水情”有了最鲜活的注脚。
图为皮定均将军雕塑
图为队员查看密县作战经过图
图为子弹袋、绑腿和“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宣传板
在郑州烈士陵园,革命先烈纪念碑下,吉鸿昌烈士墓前,“恨不抗日死“的豪言穿越时空,回荡在队员们的耳畔。中原英烈纪念馆内,队员们在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复原雕塑前停留,从工人紧握的拳头里读懂抗争的力量;面对狼牙山五壮士石雕,队员们凝视着他们坚毅的目光,读懂了“人民是铜墙铁壁”的深意。纪念馆中,队员们或近距离端详革命遗物,感受每一道划痕、每一处锈迹所诉说的峥嵘岁月,或触摸场馆内的电子显示屏,与大厅中的人工智能交流,让科技赋能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
图为队员观赏京汉铁路大罢工复原雕塑
▲图为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曾用的武器装备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与郑州烈士陵园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让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与坚定信念。在豫西抗日烽火的记忆长廊中,在烈士陵园的肃穆丰碑前,实践队不仅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更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将把这次实践活动中汲取的红色力量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继承先烈遗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这段难忘的红色之旅,必将激励着实践队员们在新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