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西安翻译学院“习语润心·译言筑魂”宣讲团深入澄城县社区乡村开展“三下乡”理论宣讲

2025-09-01 15:20 来源:中教网    阅读 6.2千
202
分享

西安翻译学院“习”语润心·“译”言筑魂宣讲团,赴渭南市澄城县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团队立足澄城县乡镇与社区基层,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在基层传播,面向学生、社区干部、群众,通过开展理论宣讲与实践调研,激活理论服务乡村振兴“密码”。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特色,采用“理论宣讲+新媒体传播”的融合创新模式,先后走进澄城县城关中学、庄头镇越家庄村、杨家庄村、王超北英雄故里纪念馆及城关街道大市场社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浸润寻常百姓家,服务基层治理,以“行走的思政课”引领青年厚植家国情怀,践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新形式,变“灌输”为“共鸣”

其中在大市场社区和幸福社区,宣讲团摒弃传统说教,精心设计互动环节。“理论对对碰”让居民抽取“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关键词卡片,匹配政策解读和案例;“智慧大比拼”围绕“生态宜居”“共同富裕”等生活化问题展开竞答。幸福社区还创新引入“红色人物对对碰”“党史事件连连看”等趣味载体。社区干部宋雅钰、孙亚男一致称赞:“大学生用年轻人的方式宣讲,既有趣又有效,真正让理论入脑入心。”

紧贴地气,理论扎根“田间地头”

宣讲深入越家庄村田间地头。宣讲团成员与村民围坐一圈,围绕“新思想如何滋养共富路”展开对话。宣讲团负责人卢昊泽用邻村苹果出口激增35%、越家庄果农订单溢价超20%等鲜活数据,生动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的实践价值。

回应关切,理论化为“身边行动”

宣讲不仅讲道理,更解难题。针对村民“种了一辈子苹果,宣传咋弄?”的困惑,宣讲团现场讲述宣传技巧和话术,确保“学得会、用得上”,将“新思想”转化为果园里的新技术、屏幕上的新订单。村书记深有感触:“咱庄的好日子,种苹果有合作社、娃上学有共育班、老人跳舞有广场,哪样离得了党的好政策?”

锤炼本领,青春闪耀“志愿红”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他们用通俗语言、鲜活案例和务实行动,有效破解理论宣讲“深入难、接受难”的问题,将党的声音送到家门口、说到心坎上。

“习语润心·译言筑魂”宣讲团的实践表明,用青年视角创新表达、以群众需求对接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就能焕发强大生命力,凝聚起共建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也让青年学子在服务奉献中锤炼了责任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