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青年大学生探秘潜江虾稻产业链,从产业困境到生态共赢的实践之路

2025-08-30 14:10 来源:中教网    阅读 2.4千
80
分享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潜江市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深入潜江,围绕小龙虾产业与稻虾共生模式,开展了一系列实地调研活动。从农户访谈到企业参观,从科技小院学习到湿地公园探访,实践团全方位探寻了潜江虾稻产业链的发展现状、现实困境及生态转型路径,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产业调研:聚焦规模化养殖的现实困境

实践团先后走访了积玉口镇及科技小院,通过问卷与访谈,深入了解了稻虾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现状与挑战。

在积玉口镇,实践团成员克服方言沟通障碍,与农户展开深入交流。调研发现,当地60%的养殖户经营规模超过30亩,几乎都采用“先稻后虾”模式,集约化生产已成主流。然而,规模扩大也带来了资金压力。一位50亩养殖户坦言:“饲料和土地租金占了成本的七成,市场价格下跌三成就会亏本。”此外,大部分养殖户呼吁加强贷款补贴,80%受价格波动困扰,60%面临用工短缺问题。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智农2303班陈佳妮正在采访一位蹈虾田养殖户 杨宜婧摄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智农2302班杨宜婧正在协助一位蹈虾田养殖户填写调查问卷 吕冰摄

实践团队成员与一位50亩养殖户进行访谈 彭宇摄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智农2303班邓梦婷与一位蹈虾养殖农户进行交流 陈佳妮摄

在科技小院,实践团学习了稻虾共作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土壤肥力监测、水质调控及精准投喂等。尽管科技小院展示了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技术,但如何将这些技术推广至普通农户,仍需克服成本和操作复杂性等障碍。

研究生学长向团队成员做讲解 王诗涵摄

团队成员在学长们带领下参观小院 彭宇摄

团队成员与小院研究生合影 彭宇摄

虾谷市场:见证产业流通活力

清晨,实践团来到"中国虾谷"小龙虾交易市场。市场内人声鼎沸,分拣工人正熟练地将小龙虾按规格分级。实践团成员杨宜婧向分拣工人学习分级标准,记录不同规格的价格差异。"5钱以下的每斤12元,7钱以上的能卖到25元。"一位商户介绍道。

实践团成员向分拣工人调研小龙虾销售情况 吕冰摄

实践团成员杨宜婧向分拣工人学习小龙虾规格分级 陈佳妮摄

团队成员发现,市场采用"线上交易+线下交割"的创新模式,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对接全国买家。冷链物流区内,工人们正将打包好的小龙虾装入冷藏车,确保24小时内送达全国各地。市场负责人表示:"旺季时日交易量超1000吨,但价格波动大,仍需要建立更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实践团成员来到“中国虾谷”小龙虾交易市场 彭宇摄

企业探访:解码生态与科技的融合

实践团来到湖北稻虾食品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稻虾产业链的加工环节与科技应用。

在湖北稻虾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通过模拟装置展示了稻虾共生的生态循环:小龙虾粪便成为水稻的天然肥料,水稻则为小龙虾提供洁净的栖息环境。这种模式下,农药使用量减少60%,亩均收益增加2000元。加工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将稻谷转化为精米,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的大幅提升。

公司负责人向队员介绍公司情况 邓梦婷摄

公司内的自动稻米加工装置 彭宇摄

实践团参观稻虾加工车间 吕冰摄

生态探访:感受“双水双绿”的生态之美

实践团前往湖北龙展馆和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调研。在龙展馆,团队成员通过丰富的展品全面了解了潜江稻虾产业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稻虾共作探索,到如今形成集科研示范、生态种养、加工出口、品牌文化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潜江稻虾产业的发展历程令人瞩目。展馆内"龙虾+美食"展区生动展示了产业与文化的融合成果。

阳光下的龙展馆 彭宇摄

龙展馆内“龙虾+美食”展区 王诗涵摄

随后,团队来到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值荷花盛开时节,满池碧绿与粉白相间的荷花构成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公园内的生态知识介绍牌详细阐释了湿地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共生关系。团队成员观察到,湿地优美的生态环境与稻虾产业的生态理念相得益彰,共同体现了"双水双绿"模式的实践成果。

团队成员在湿地公园前进行合照 彭宇摄

返湖湾国家湿地公园 杨宜婧摄

湿地公园内的荷花 陈佳妮摄

实践总结: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短短几天的实践,从田间地头到企业车间,从科技小院到生态湿地,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农户的“三成亏损账”、合作社的“党建+”模式、科技小院的高精设备与湿地的生态美景,共同勾勒出潜江虾稻产业链的全景图。

“如何让实验室的成果真正‘接地气’,或许比研发本身更具挑战。”实践团成员表示,将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所学专业结合,形成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潜江虾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上,青年学子正以实践为笔,在田野间书写服务产业、助力振兴的青春篇章。

文字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潜江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宜婧

图片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潜江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王诗涵 陈佳妮 彭宇 吕冰 邓梦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