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暑期启新程,齐风传承谱华章。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齐风之行” 社会实践团怀揣对千年齐文化的炽热向往,踏上了传承与弘扬齐文化的征程,圆满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之旅。此行以激活齐文化生命力为目标,通过“调研摸底为基、走访溯源为径、互动交流为介、实践传播为要”的实践路径,深入社区街巷与文化场馆,开展系列丰富活动,让齐文化的思想光芒,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深耕调研奠基础,细掘文脉探根源。实践团坚信唯有深入触摸齐文化肌理,方能让传承弘扬落地生根,为此开展多维度立体化调研筑牢根基。线上精心设计科学问卷,多平台广泛发放,精准收集社会各界对齐文化的认知现状、兴趣偏好及知识需求,涵盖认知程度、接触渠道、关注热点等核心维度,全面勾勒大众认知画像,为活动设计提供数据支撑;线下走访聚焦 “接地气、察实情”,成员兵分多路深入淄博各区县社区与场馆:与社区负责人探讨文化融入基层治理路径,听老街坊讲述民俗故事与文化记忆;在齐文化博物馆收集游客观展感受与建议,同国学讲师深谈青少年文化学习的困境与对策。扎实调研既明晰了传承现状与需求,更积累丰富一手资料,为后续实践精准开展奠定基础。
宣讲进社区传韵,齐风入民心润情。为让齐文化融入居民生活,实践团走进淄博齐悦国际、鸿嘉、金石、圣隆等社区,打造多样宣讲活动。齐悦国际社区里,借 “抖音小站” 直播,从淄博烧烤 “火出圈” 切入,剖析淄博人 “实在劲”,引发弹幕互动,再展陶瓷、琉璃、丝绸 “三宝”,结合历史讲匠心;鸿嘉社区中,以 “管鲍之交”“孟母三迁” 等成语猜谜开场,为孩子讲姜太公、管仲故事,悟 “尊贤尚功” 智慧,链接现代启思考;金石社区内,介绍非遗技艺与齐文化生活哲学,结合《齐民要术》传食疗养生理念;圣隆社区里,针对不同年龄层设典故猜谜,挖 “三宝” 内涵,释齐文化对当代发展的借鉴价值,让齐文化从典籍走进民心。
志愿践行动初心,齐风赋能促和谐。实践团不止于文化宣讲,更以实际行动践行齐文化 “经世致用” 的精神内核。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成员们化身文明使者:拿起工具参与环境整治,以齐文化 “天人合一” 的生态智慧宣传环保理念、倡导垃圾分类,让社区环境更显清朗;拜访由社区老人组成的乐队,围坐聆听老人们用传统乐器演绎的齐地歌谣,在亲切交谈中记录那些流淌在岁月里的齐文化记忆;为社区孩子们开设齐文化课外课堂,通过故事讲解、趣味互动等形式,激发孩子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帮助他们在文化浸润中树立自信。这些点滴行动让齐文化精神真正落地生根,化作滋养社区和谐的温暖力量。
执讲解之笔传文脉,以志愿之心续华章。作为齐文化重要展示窗口,齐文化博物馆与古车马博物馆成为实践团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成员们以专业志愿讲解为纽带,让千年文明焕发鲜活生机。在齐文化博物馆,实践团成员化身文化使者,系统讲解齐文化发展脉络、珍贵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精神内核。他们专项整理校对中英双语解说内容,为国际友人搭建文化沟通桥梁,讲解中注重互动答疑,让游客深度感知齐文化的深厚底蕴;走进古车马博物馆,成员们聚焦古代车马文化,生动阐释齐国在交通、军事领域的卓越成就,解析车马文物所承载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密码。通过细致讲解,沉睡的古车马仿佛穿越时空 “苏醒”,引领游客沉浸式感受齐国历史的辉煌篇章。实践团的志愿讲解工作既优化了游客参观体验,更让齐文化的博大精深广为人知,成为传承弘扬齐文化的鲜活力量。
此次 “齐风之行” 社会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多维度实践内容为翼,让齐文化的传承弘扬更添深度与广度。实践团成员在活动中沉浸式触摸文化根脉,深刻体悟齐文化的独特神韵与厚重内涵,心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愈发笃定。展望未来,“齐风之行” 社会实践团将继续步履不停,在探索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求索,让千年齐风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以青春之力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撰稿:张帆 岳采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