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解码江华绿电 谱写低碳新篇 ——“情系江华,电亮未来”社会实践活动举行

2025-08-29 14:10 来源:中教网    阅读 1.0千
36
分享

绿电既点亮万家灯火,更推动着“双碳”目标的实现。8月20日,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情系江华,'电'亮未来”社会实践队赴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调研。实践团聚焦江华的绿电改革与发展,探寻绿电示范县的宝贵经验。在这堂宝贵的实践课中,我们认识到,绿电覆盖了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绿电革新,大有可为。

溯源:解码绿色动能

“大坝横卧,高峡出平湖。碧水荡漾,飞鸟点水长。”在涔天河水电站,队员们实地考察发电机组与控制中心,深入了解水力发电全过程与调度机制。水力发电相较与其他清洁能源的优势是稳定,在降水量不同的情况下,水电站也可通过调控机组的运行,来调控发电量,将所发的水电输送至国家电网进行调配。

焕新:赋能产业转型

走进江华海螺水泥厂,团队重点调研厂区的绿电发电及使用情况。厂区装有光伏围墙,厂内也安装了大量集团自产的光伏板,这些分布式光伏设备年发电量约850万度,年收益超650万元,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500吨。余热发电依托熟料烧制过程的窖头与窖尾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发电。获悉,余热发电与光伏发电覆盖厂区用电40%左右。企业未来规划推进光伏三期、储能及风电项目,争取“十四五”风电指标,目标实现供电占比提升至70-80%,最终实现零外购电、全绿电。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数据,成员们真切感受到生产型企业在绿色制造转型中能源综合利用的巨大潜力。

调控:智慧电网协同

在国家电网绿电办公室,实践队通过专题访谈,系统了解区域绿电发展现状与规划,在宏观层面对绿电产业有了更深的认知。据介绍,江华能成为全国首个全时全域全绿电运行示范区,得益于政策支持、政府投入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三大因素。江华县全年清洁能源发电量28.1亿千瓦时,是用电量的2.8倍,因此宏观调控,特别是提高消纳能力等方面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惠民:点亮乡村未来

在长山村,一位家中安装有光伏板的村民介绍道,“安装光伏板后,用电时政府每度电都有相应的补贴。” 这种因地制宜推进绿电发展的方式,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绿电带来的好处,这也正是当地政府在推动绿电应用过程中进行的一次有益而成功的实践。

通过实地调研,团队成员深入学习了解绿电从生产到消纳的全链条运行机制,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未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使命感。江华在绿电开发利用方面的创新实践,也为国家绿色能源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场“零碳”探索实践,必将汇聚成迈向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绿色动能澎湃不息,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