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高校看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鲲鹏归巢启新程 教育初心映征程 —— 南师大 8 名学子随江苏 “鲲鹏计划” 墨尔本研学结项仪式圆满举行

2025-08-29 14:08 来源:中教网    阅读 1.8千
59
分享

南半球的晨光为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的红砖楼宇镀上庄重底色,2025 年 8 月 1 日,江苏省 “鲲鹏计划” 优秀大学生研学团在此举行结项仪式,南京师范大学 8 名师范生作为研学团重要成员,与其他学子一道为为期 21 天的海外研学之旅画上圆满句号。从高校前沿课程研习到中小学课堂实践,从跨文化交流探索到教育创新课题攻坚,南师大 8 名学子全程深度参与、笃学善思,既完成了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成长跨越,更带着 “AI 驱动教学”“多学科融合” 的实践思路,为未来回校后的学习与教学实训积蓄力量。

晨光砺剑:课题研磨凝萃研学成果,锚定回校实践方向

清晨时分,教育学院研讨区内已浸润着严谨的学术氛围。南师大 8 名学子围绕核心研学主题,结合本校师范专业培养要求,对结项报告展开最后一轮完善。屏幕上的理论框架里,清晰融入了他们 21 天的观察与思考 —— 从墨尔本大学 “AI 赋能教育” 课程中的理念启发,到布伦特伍德公园小学课堂里的多学科融合案例,再到西耶纳学院文化交流中的教学实践感悟,每一处修改都紧扣 “如何将国际经验转化为回校学习与教学实训的具体方法”。

南师大 8 名学子主动关联南师师范教育特色,讨论间更不时回忆起此前南京师范大学李光照院长在相关讲座中 “以国际理解力赋能本土教育实践” 的讲话。正是这份讲话带来的启发,让他们更清晰地把握 “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 的融合逻辑:比如在讨论 “创新教学模式” 时,既借鉴墨尔本大学的 AI 教学理念,又结合本校附属中小学的教学实际,思考 “AI 驱动的情境教学如何融入语文、科学等学科实训”;梳理 “文化传承与教学结合” 路径时,既吸收西耶纳学院文化交流的经验,又联系南师 “正德厚生” 的校训精神,探索更贴合本土学情的文化教学思路。

这场课题研磨不仅是研学成果的梳理,更让南师大 8 名学子明确了回校后的学习重点 —— 将海外所学与专业课程、教学实训深度融合,让每一份思考都能落地到具体的学习与实践中。

思辨交锋:答辩交流彰显育人担当,初显实践成果雏形

上午 10 时,结项答辩正式启动。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评审团与研学团成员围坐交流,南师大 8 名学子所在小组紧扣核心主题,从 “AI 驱动下创新性学习的落地路径”“多学科融合育人的实践探索” 等维度呈现研究成果,既展现对前沿教育理念的把握,更融入了回校后应用的初步思考。

答辩中,面对评审团 “如何让 AI 教学适配国内中小学学情” 的提问,南师大 8 名学子沉着应对,结合在芒特克里尔学院观察到的 AI 教学案例,提出 “先从简单的 AI 辅助课件入手,结合南师附属学校的教学资源逐步优化” 的思路;谈及 “多学科融合”,他们则以墨尔本小学 “环保 + 艺术” 课程为例,计划回校后在教学实训中尝试 “语文 + 传统文化 + 科学” 的融合设计。评审老师们专注投入,不时记录他们的创新想法,点评中既肯定成果的扎实性,更认可其 “立足实践、着眼应用” 的思考方向,认为这种 “带着问题学、想着应用研” 的态度,为青年教育者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荣光见证:证书颁授锚定教育使命,明晰回校实践路径

下午,结项证书颁发仪式在教育学院会议厅举行。江苏省 “鲲鹏计划” 团旗与墨尔本大学校旗并列悬挂,证书上清晰记录着 7 月 15 日至 8 月 1 日的核心研学历程 —— 从高校课程研习到中小学实践走访,每一项内容都是南师大 8 名学子成长的见证,更成为他们回校后践行学习与实践目标的 “责任信物”。

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及相关老师逐一为学子颁发证书,“期待你们将收获转化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力量” 的期许,让南师大 8 名学子心中更添笃定。接过证书的瞬间,他们脑海中愈发清晰地浮现出回校后的规划:部分同学已初步完成 AI 驱动下创新性学习的课件框架,计划结合南师师范专业的课程设计进一步打磨;有的则梳理出 “多学科融合” 的教学思路,准备在后续的教学实训中与老师、同学交流完善,让海外所学真正服务于专业成长。这份证书不仅是对研学的认可,更锚定了他们 “以国际视野优化学习、以创新思路赋能实践” 的方向。

初心如磐:肩负使命续写教育华章,践行南师育人理念

证书颁发后,导师代表与研学团代表先后致辞,南师大 8 名学子在聆听中更坚定了回校后 “学以致用” 的决心。

导师代表回顾研学全程时提及 “将前沿理念与本土需求结合”,这让南师大 8 名学子深有共鸣 —— 他们深知,回校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把 “AI 驱动教学”“多学科融合” 的思考融入专业学习,比如在《教育学》《教学法》等课程中主动探索国际经验与本土教学的结合点,在教学实训中大胆尝试创新方法。

研学团代表(含南师大学子代表)在发言中道出共同心声:“此次墨尔本之行,让我们明白教育创新要扎根本土。21 天的所学所思,已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方向 —— 部分同学着手优化 AI 课件,有的梳理多学科融合思路,未来回校后,我们会带着这些收获,在南师‘师范为本、育人为要’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与教学实训,把每一份成长都转化为服务教育的能力。”

发言中,南师大 8 名学子与研学团其他成员一道,向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致谢,更向江苏省教育厅致以敬意 —— 正是这份支持,让他们得以开阔视野、收获成长。仪式尾声的合影中,他们的笑容里满是 “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的笃定。

鲲鹏展翼,志在千里;教育征途,初心如磐。未来,南师大 8 名学子将带着研学收获回到校园,把 “AI 驱动创新”“多学科融合” 的思路融入专业学习与教学实训,以 “躬耕教坛” 的初心打磨师范素养,以 “敢为人先” 的勇气探索教育方法。他们既是南师师范教育的受益者与践行者,更将成为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储备力量,在 “教育报国” 的征程上,书写新时代南师学子的担当与华章。

团队成员:孔令仪,曹爱菁,杨荞溪,杨曜彤,朱海韵

供稿:孔令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