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山东科技大学:“数智微光”实践队赴南下庄村开展红色少儿编程活动

2025-08-27 15:49 来源:中教网  白天昊 龙相东 邱新航   阅读 4.8万
分享

中教网8月27日讯(通讯员 白天昊、龙相东、邱新航) 为深入推进红色文化与科技教育融合发展,8月5日至14日,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数智微光”实践队奔赴沂水县道托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吕星晨老师带队、10名计算机专业学子组成的团队,通过“三个一”工程(打造一间智慧教室、开发一套特色课程、建立一项长效机制),在南下庄村开展“红色+”少儿编程特色教育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教育新动能。

多方协作,启幕新章

8月5日,座谈会召开。各方围绕红色教育资源整合、少儿编程课程开展模式及可持续推进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实践队结合计算机专业优势,详细介绍了课程设计理念、师资配备方案与教学目标体系;当地镇政府与村委积极提出意见建议,表示将全力配合做好学生组织、宣传动员等保障工作。

图为开展座谈交流

8月6日,“红色+少儿编程”公益课堂正式启动。道托镇政府领导、南下庄村村支部书记、上课学生及全体实践队成员齐聚村委广场,参加开课前的合影仪式,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拉开序幕。开课仪式上,南下庄村村支部书记发表致辞,对实践队深入基层、服务教育的行动表示充分肯定和热烈欢迎,认为这不仅为乡村孩子带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增强了基层教育发展的信心。他勉励在场学生珍惜课堂、认真学习,勇敢追梦,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科技点亮未来。随着热烈的掌声落下,公益课堂正式开讲。

图为全体人员合影

红色科教,薪火相传

“红色+”少儿编程课程设计独具匠心,课程以“超级马里奥”“贪吃蛇”等经典游戏为兴趣切入点,借助Scratch图形化编程平台,带领孩子们走进编程世界。红色文化的融入,是本次课堂的一大亮点,课程将“红嫂送物资”“中国狙神张桃芳”等革命故事改编成编程任务,将“红军长征”“红旗传递”等红色元素融入编程课堂,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既掌握了角色移动、场景切换等编程基础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红色文化熏陶。

“原来编程也能讲故事,还能学历史!”一名小学生在课程间隙兴奋地说。另一位学生展示了自己设计的会闪烁的红星动画,笑着补充道:“它好像真的在发光。” 实践队采取“1+1”精准辅导模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指导,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学有所获”。

图为实践队成员授红色少儿编程课

图为学生合作完成任务

图为实践队成员指导学生

“红色+”少儿编程课程是由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数智微光”实践队自主开发,为期9天,共计30余课时。课程采用“红色故事+编程实践”的创新模式,将科技启蒙根植于红色文化土壤,为青少年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此次进驻南下庄村开展社会实践,既是团队“红色+编程”公益项目的重要一站,也是以产学研协同推动基层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数智微光”实践队将秉持“数智赋能·微光成炬”的初心,持续点亮乡村孩子的科技梦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