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天津科技大学青年学子开展“津门食韵”绿色健康守护行动

2025-08-21 14:09 来源:中教网  张卜文   阅读 6.9千
225
分享

中教网8月21日讯(通讯员 张卜文) 在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人心、低碳生活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天津科技大学 “食” 代新青年・食光青耘实践团立足食品专业优势,紧扣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 理念,于暑期开展 “津门食韵” 绿色健康守护行动。团队以“关怀重点人群、创新课程形式”为宗旨,聚焦天津传统文化传承与食品科普两大核心,将绿色低碳与营养健康理念贯穿始终。活动范围覆盖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区昆云里社区、河西区陈塘庄社区及河西区领航托管成长中心等多地,面向青少年开展趣味宣讲、互动实验等活动,深化其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与本土饮食文化的认同。同时,团队为社区工作人员、托管老师定制科普清单,构建起“青少年—社区—机构”联动网络,推动绿色食育融入生活场景,实现“文化传承”与“健康守护”双向赋能,为天津绿色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图为天津科技大学青年学子面向青少年开展趣味宣讲、互动实验等活动

津津有味·传统美食探秘之旅

团队走进河西区领航托管成长中心,以天津传统小吃为载体开展文化浸润活动。通过 PPT、短视频等多元形式,系统讲解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等经典小吃的历史渊源、原料技艺及文化意义,穿插趣味典故拓展认知维度;组织“我心中的天津小吃”绘画创作,并结合小吃品鉴传递“按需取用不浪费”的饮食礼仪,在互动中强化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图为天津科技大学学子以天津传统小吃为载体开展文化浸润活动

溯源寻真·食安深度探秘之旅

团队走进天津科技大学及天津市河西区领航托管成长中心,积极推进绿色食育,把垃圾分类与食品场景深度融合,达成“健康科普 + 低碳实践”双覆盖。面向青少年,团队成员以“食品垃圾去哪了”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借助实物演示,帮他们区分剩菜剩饭、食品包装、过期药品等不同食品垃圾所属类别,讲解厨余垃圾资源化原理。还设计“垃圾分类模拟投放”游戏,让青少年在互动中掌握食品相关垃圾精准分类技巧,明白其对环保和低碳的重要意义。图为天津科技大学青年学子开展食品相关垃圾精准分类活动

团队还定制食品科普知识清单,涵盖食品保质期识别、家庭食材保鲜技巧、常见食品添加剂安全常识等内容,并补充社区厨余垃圾收运规范,助力老师向孩子们传递“科学储粮减浪费、规范分类促低碳”理念,推动绿色食育从课堂走进社区生活。图为天津科技大学青年学子为孩子们定制食品科普知识清单

臻味鉴新·食品营养探索之旅

团队在河西区领航托管成长中心与河北区昆云里社区分别开展科普活动,将食材营养知识与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合。在领航托管成长中心,团队通过道具、视频模拟绿豆芽、菠菜等蔬菜从基地到商超的运输链,并且围绕“蔬菜保鲜密码”,讲解蔬菜储存,提及冷链用节能设备减碳,并在蔬菜挑选环节倡导以可重复使用布袋替代塑料袋,避免包装污染,引导青少年通过垃圾分类处理蔬菜残叶、践行低碳消费,让食品安全与绿色环保同行。图为天津科技大学青年学子开展科普活动

在昆云里社区,团队结合应季蔬菜搭建“营养解剖台”,结合“食品膳食宝塔”,勾勒三餐合理搭配的健康蓝图,科普日常必备的食品安全小贴士,借助趣味口诀、营养成分表及“食材营养配对赛”辅助理解,同时倡导电子记录成《儿童健康饮食灵感集》减纸张浪费,让青少年在学习健康饮食的同时践行绿色低碳习惯。图为天津科技大学青年学子开展科普活动

本次“津门食韵”绿色健康守护行动中,天津科技大学“食”代新青年·食光青耘实践团立足食品专业优势,向青少年科普了天津传统饮食文化、食品安全知识、食材营养原理及绿色低碳理念,通过趣味宣讲、互动实验等形式,将文化传承与健康守护理念融入生活、深入青少年群体。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传播食品领域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与自身肩负的责任。后续团队将秉持初心,持续深入社区、托管中心等场所,继续开展“青少年—社区—机构”联动活动,带领更多青少年感悟饮食文化与健康生活的内涵,共同描绘绿色健康的美好生活图景,为推动天津绿色发展与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  张卜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