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浙江海洋大学“蔚蓝乡兴”调研团:析乡村肌理,策千岛未来

2025-08-22 16:24 来源:中教网    阅读 588
19
分享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响应浙江省“千万工程”深化行动号召,2025年6月底至8月初,浙江海洋大学“蔚蓝乡兴”调研团深入浙江舟山西码头村、新建村、马岙村等多个乡村,以及博物馆、档案馆等相关机构,通过实地走访、村民访谈、文献查阅等多种形式,系统调研舟山乡村发展现状与振兴策略。希望为千岛渔村振兴贡献海大青年力量。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下乡途中

在舟山西码头村,蔚蓝乡兴调研团成员在村干部与村医周医生的指导下,参与了西码头村为老人分析体检报告的工作。针对村民普遍使用舟山方言造成的沟通障碍,调研团成员努力辨识理解,并辅以手势协助沟通,同时引导老人关于超出调研团成员自身知识范围的问题由周医生解答。在咨询高峰时段,成员主动维护现场秩序,安排老人有序有序就坐等候。这些举措减轻了村医处理非核心诊疗事务的负担,使其专业资源更集中于健康分析,优化了义诊流程并提升了老年群体的服务体验。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西码头村村委会为老人分析体检报告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西码头村村委会义诊现场进行秩序维护

调研团还参与了西码头村的“三减三健”健康知识讲座,协助维护课堂秩序,及时回应老人需求,并将课堂核心知识整理发布至团队公众号进行二次传播。在课堂间隙,调研团成员与村医周医生围绕乡村医疗发展展开交流,周医生指出,定期开展健康课堂、组织免费体检筛查等预防性措施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实现早期健康干预,减轻居民后续医疗负担。他还向成员介绍,村里每两个月会举办一次面向村民的健康知识讲座,并集中为村民分析体检报告。此外,村里常年提供血压测量等便捷义诊服务,切实守护村民健康。

图为周医生为西码头村村民讲解”三减三健“知识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西码头村村委会与老人们一起上“三减三健”乡村知识讲座

在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蔚蓝乡兴调研团协助“在沪舟籍”医疗专家回乡义诊活动的后勤工作,并对参与村民及社区工作者进行采访,大部分村民表示自己在义诊开始前已在村委会门口早早等候,对义诊的服务质量表示满意,希望类似的免费义诊多多益善,这样自己就不用跑去镇上看病。多数村民反映,他们在义诊开始前已提前到达村委会等候。村民对义诊的服务质量普遍表示满意,并提到此类免费义诊活动减轻了前往镇上就医的负担,希望未来能够持续开展。

图为调研团成员采访参加完“在沪舟籍”医疗专家回乡义诊的老人对义诊的满意度

图为调研团成员采访参加完“在沪舟籍”医疗专家回乡义诊的老人对义诊的满意度

在南洞艺谷,调研团成员协助一对老夫妇布置农副产品摊位,并通过交流了解了他们对乡村生活的满意度。老夫妇表示对当前生活状况非常满意。其子女每月提供赡养费用。此外,他们通过销售自产水果补充家庭收入,生活较为安定。老夫妇认为经济来源稳定,新建村的环境持续改善,并对政府的关怀与政策支持表示感谢。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西码头村内的水产品贸易中心了解舟山乡村本土品牌

图为 调研团成员在舟山档案馆了解舟山乡村渔业发展情况

在南洞艺谷,调研团成员协助一对老夫妇布置农副产品摊位,并通过交流了解了他们对乡村生活的满意度。老夫妇表示对当前生活状况非常满意。其子女每月提供赡养费用。此外,他们通过销售自产水果补充家庭收入,生活较为安定。老夫妇认为经济来源稳定,新建村的环境持续改善,并对政府的关怀与政策支持表示感谢。

图为调研团与南洞艺谷在采访完卖水果的老夫妇后合影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南洞艺谷老爷爷对生活的幸福满意度

在马岙乡村博物馆、舟山市及定海区档案馆、博物馆、海事陈列馆等地,调研团通过系统查阅馆藏的航海日志、渔盐档案、移民图志、海防舆图及渔业改革文献等史料了解海岛文脉。调研团重点聚焦乡村治理、产业转型、生态保护主题,梳理出了十余条具参考价值的历史经验。针对舟山乡村产业发展,调研团分析两村成为浙江省示范性乡村背后的产业肌理并展望未来产业发展。 西码头村聚焦海产加工与冷链,新建村发展文旅(民宿、手工艺、采摘),调研团认为两村产业存在互补可能,如西码头渔获供应新建村餐饮、新建村游客引流至西码头渔市体验。这些基于实地调研的联动分析为探索区域协同发展路径提供了具体参考。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舟山博物馆观看视频了解舟山乡村发展史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舟山档案馆了解舟山本土品牌

调研团加入了西码头村村民街道清扫队伍,成员使用垃圾夹和垃圾袋分区协作清理落叶杂草,捡拾墙角烟头等隐蔽处垃圾,为提升乡村基层行动献一份力。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西码头村街道隐蔽角落进行卫生清洁

通过健康科普、产业调研、文化宣传、环境治理等多维度实践,调研团收集到了关于舟山乡村发展的一手数据,梳理历史经验并推动知识普及,以实际行动服务基层需求。本次实践深化了成员对乡村振兴路径的认知,提升了服务乡村的实践能力,展现了青年学子扎根乡土、务实担当的精神风貌。团队将持续转化实践成果,为舟山发展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