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粤北织梦队支教福堂中心小学:让壮锦文化住进童心

2025-08-13 05:02 来源:中教网  郑恬恬   阅读 1.5万
508
分享

近日,珠海科技学院“非遗壮锦绘经纬”粤北织梦队走进福堂中心小学,为四年级三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以壮锦文化为主题的特色课堂。从知识讲解到互动创作,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壮锦的魅力,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触摸并感受着非遗文化的温度。

初始壮锦:从历史到纹样的知识启蒙

课堂伊始,队员们以“什么是壮锦”为切入点,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开了对壮锦的系统性讲解。从壮锦的织造智慧,到如今入选国家级非遗的文化地位;从“以棉为经,以丝为纬”的材质性质,到“通经断纬”的独特技法;再到蜘蛛纹寓意喜从天降、螃蟹纹寄托着一举高中的美好愿景,队员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童趣表达。孩子们或低头临摹着喜欢的纹样,或举手追问“织一副壮锦要花多久时间”,求知的目光里,藏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

图为队员正在进行壮锦课堂讲解。闾婕如 供图

问答互动:让知识在抢答中“活”起来

“壮锦最常用的三种主色是什么?”“刚才讲的纹样里,哪个和农作物有关?”互动问答环节,队员们抛出的问题刚落,教室里便竖起一片小手,原本安静的课堂,成了充满活力的知识竞技场。在队员的引导下,孩子们渐渐打开话匣,细碎的讨论声里,是传统与童心的奇妙交融。

图为队员正在与四年三班的同学们进行讨论。闾婕如 供图

创意实践:用画笔织出“心中的壮锦”

最令人期待的创作环节到来了。队员们分发彩笔与画纸,鼓励孩子们以传统纹样为基,融入想象自由创作。有的孩子用色彩还原壮锦的绚丽,在凤凰纹旁添上卡通翅膀,有的把课堂学到的蜘蛛纹和校园跑道结合,画出“成长壮锦”。队员们巡回指导时,不时被童真创意打动。

图为四年级三班同学正在进行纹样的绘制。闾婕如 供图

课程尾声,孩子们举着作品与队员们合影,阳光透过窗户,把画纸上的色彩映得格外鲜亮。

图为粤北织梦队与四年三班同学们合影。闾婕如 供图

这堂以课堂为轴的壮锦课,让非遗从抽象的“文化符号”变成可触可感的“成长记忆”。正如队员所说:“当孩子们用画笔‘织’出自己的理解,传统便有了新的生命。”而这份生命,正随着课堂里的欢笑声,在童心深处慢慢生长。(通讯员:郑恬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