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中国矿业大学“普韵飞扬,话传万家”推普实践团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开展推普实践活动

2025-08-07 12:29 来源:中教网  史家琦   阅读 4.8千
157
分享

中教网8月7日讯通讯员 史家琦 邓越)2025年7月23日至8月5日,中国矿业大学“普韵飞扬,话传万家”社会实践团队在甘肃省天水市开展了为期1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包括“经典诵读课堂”、“乡村语言文化汇”、“推普理论宣讲”、“板报宣传栏”等一系列以推普为主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成功的将推广普通话、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中国矿业大学“普韵飞扬,话传万家”推普实践团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开展推普实践活动


普韵飞扬,话传万家

7月24日-25日,中国矿业大学“普韵飞扬,话传万家”实践团队的10位师生来到了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并前往甘谷县新兴镇西王家村,于村内走访和村内小学召开讲座,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推广活动。这是实践团队在甘谷县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一站。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史孝通 供图)

青春碰撞农家韵:行走在乡间的实践课

7月24日,实践团队首先走进西王家村的田间地头与农家院落,开启了接地气的走访交流。师生们分成三组,挨家挨户与村民拉起家常,用普通话混着刚学的当地方言“破冰”,很快拉近了距离。遇到正在择菜的老人,团队成员便蹲在院角,手把手教他们读“黄瓜、茄子”等蔬菜名称的普通话发音;碰到照看孩子的年轻父母,就用手机播放普通话儿歌,演示如何在日常对话中纠正孩子的口音。走访中,团队还专门收集了村民常说的“土话”,一一标注对应的普通话词汇,并向村民发放推广普通话宣传手册,方便村民随时翻看。

学校中的乡音与普韵:晨光中的推普新课堂

7月25号上午8时30分,甘谷县新兴镇西王家村王家小学的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前来听课的村民和孩子,一场以“学说普通话,打开新世界”为主题的讲座在此展开。实践团队队长史家琦首先向村民们介绍了此次推普活动的目的:“我们承接团中央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主旨,希望能通过普通话推广,帮助大家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生活,帮助大家能更好的对接农产品市场信息,让大家可以迈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第一步,也让孩子们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场宣讲由团队成员杨越为村民们带来“推普同行,振兴有我”的理论宣讲,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普通话的重要性:“会说普通话,出去打工问路不费劲,给远方的亲人打视频电话能说清事儿,孩子上学也能更快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设计穿插在宣讲过程中的互动环节也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方言传译”、“错别字大挑战”、“绕口令大挑战”等小游戏既带动了现场的气氛,也让台下听讲的村民和孩子们都体会到了普通话带给现代生活的便利。


图为村民认真听实践团成员讲课(田子博 供图)

古韵新声:推广普通话的诗意路径

第二场宣讲围绕古诗词与中华传统文化展开,宣讲员王展鹏以“古声韵与诗词经典对普通话与汉字推广的作用”为题,以科普传统文化与经典的角度,从全国各省20多个地区的方言入手,向村民和孩子们介绍各种古声韵、古汉字、历朝历代的官话及其发展历程,系统阐释了“普通话”和“汉字”在中华历史长河中的发展,科普了中华诗词等经典在推广普通话中可以发挥的重大作用。


图为宣讲员王展鹏带领村民互动(田子博 供图)

团队指导老师汪凯表示:“两场宣讲,既是对团中央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完美诠释,也是对推广普通话新路径的深度探索,在这两场古今交融的跨时空宣讲中,不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也让我们懂得了推普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这将会为团队后续的推普活动和村民们的用普生产实践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图为汪凯老师发表感想(王广域 供图)

推普飞近新一代:教育机构里的童声飞扬

7月26号,实践团队转场至甘谷县新兴镇远行教育,面对三个教学班的100多名中小学生,宣讲员及时调整了宣讲教学方式,用卡通版的PPT和各种各样的互动环节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

图为宣讲员杨越为中小学生们讲课(田子博 供图)

互动环节更是点燃了课堂气氛。“拼音过山车”游戏中,宣讲员举起印有声母、韵母的卡片,孩子们像坐过山车一样“俯冲”着认读,声音此起彼伏;“词语接龙”里,从“天空”接到“空中”,再到“中间”,低年级的小朋友卡壳时,高年级的同学会悄悄提示,课堂里满是互助的暖意。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团队的课堂设计也各有侧重。给低年级学生准备的“拼音魔法屋”,用彩色磁贴拼出“b、p、m、f”,边拼边学;高年级课堂则加入了“绕口令挑战”和“方言猜猜猜”环节,孩子们认真互动的样子引得阵阵掌声。下课前,团队还发起了“普通话小标兵”挑战,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名字和一句学好普通话的誓言,贴在教室后的“成长树”上。

图为远行教育同学积极参与互动(田子博 供图)

远行教育的老师也表示,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对普通话产生了浓厚兴趣,后续会结合团队留下的教学素材,持续开展练习活动。实践团队成员则在课后整理着孩子们的反馈,计划把更多童趣元素融入接下来的推普活动中,让童声里的普通话更动听。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史孝通 供图)

推普张川行: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盛宴

8月4日早上8时,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人民自治县东关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宣讲室中,坐满了来自汉族和回族的村民,团队成员将推普宣讲搬进村委大院中,带到村民中去,向在座的40多位回汉族群众开展了一节深入人心的推普课。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田子英 供图)

从“方言大挑战”到中华传统文化在推普中的传承与发展,从推普工作的成果分享到“推普同行,振兴有我”的青年呼声,来自回汉两族的村民在一次次互动与交流中对推广普通话的时代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图为宣讲员杨越为村民们们讲推普课(田子博 供图)

推普飘进板栏里:阿阳中学推普行

8月4日下午14时,在张家川回族人民自治县张家川镇阿阳中学的校园中,团队成员正忙碌于黑板和宣传栏的前面。团队成员们手中的粉笔和画笔绘出了一幅幅色彩分明的画报。

图为团队成员置办板报中(田子博 供图)

团队成员希望通过置办引人注目的板报和宣传栏的方式,让推普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得以宣传。此次阿阳中学的实践让成员们感叹推普并不只有单一的路径,不同群体中多种多样的尝试一定会取得不同的效果。

图为板报成品(田子博 供图)

普通话碰上民族音:当推普走上张家川街头

8月5日,团队成员在张家村当地进行了街头宣传和走访,成员们重点向中老年回族人民宣传了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中央历年推普过程中涌现出的许多优秀个人案例和少数民族推普成功案例的分享。普通话对于乡村生活的便利和乡村发展的助力也是成员们宣传的一大重点,新媒体极速发展的现代,语言成为推广乡村文化,促进农产品销售的有力工具。通过普通话推广与宣传,可以让更多的少数民族乡村居民有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图为团队成员向回族村民宣传推普活动(田子博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共收集有效问卷700余份,召开讲座村民参与人次达93人,推普课堂学生参与人次超150人。为后续推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宣讲和教学中体悟推普之重,在传统与现代的交错中探索推普新径,更在推普实践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紧密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青年学子亦将把在本次“推普天水行”中所汲取的文化力量转化为新的前进动力,为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新的青春智慧!

(通讯员 史家琦 邓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