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至7月30日,贵州理工学院材料与能源工程学院“3D未来筑梦团”学生实践队伍怀揣青春热忱与知识力量,奔赴贵阳市开阳县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扎实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精心策划并实施科普课堂、红色教育和安全课程,将知识的种子与欢乐的阳光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增添温暖,为梦想插上翅膀。
▲图为实践团成员前往蒋家寨安置区
一、安全“童”行强意识,绘梦未来展童真
7月27日:团队积极响应“大手牵小手,青春护苗行”活动号召,创新性地将热映动画《哪吒2》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防溺水宣教。团队成员化身“安全使者”,不仅深入浅出地剖析溺水施救关键要点,更精心策划了一场寓教于乐的防溺水知识竞赛,让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互动氛围中,将安全知识内化为坚实的“护身法宝”。
▲图为防溺水知识竞赛小朋友积极抢答问题
随后,活动转向童真与创意的舞台——主题绘画比赛。在团队成员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在方寸画纸上尽情挥洒想象力。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手抄报跃然纸上,不仅展现了天马行空的童真童趣,更描绘出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梦想蓝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绘画
二、红色基因浸润童心,闪闪红星厚植情怀
7月28日:实践团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浸润心灵的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团队成员以生动的革命故事为引,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感悟峥嵘岁月,在深入浅出的讲解与丰富多样的互动中,引导他们深刻理解革命历史,自觉传承红色基因。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红色故事
活动高潮迭起,别具匠心的爱国手势舞环节瞬间点燃现场。孩子们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划一,指尖跃动着对祖国的赤诚热爱。紧接着,一曲《红星闪闪》的嘹亮童声响彻现场,孩子们热情洋溢,放声歌唱,稚嫩而坚定的歌声汇聚成磅礴的情感力量,让深厚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中油然而生,生根发芽。整场活动,孩子们沉浸其中,心潮澎湃,红色精神在寓教于乐中实现了春风化雨般的传承。
▲图为大家一起合唱歌曲《红星闪闪》
三、3D启智科普引好奇,科技种子点燃探索心
7月29日:实践团的成员们为安置点的孩子带来了一场沉浸式3D打印科普。他们化身讲解员,用简单语言和直观操作,带孩子们看懂神奇的“层层造物”过程。3D打印机启动的瞬间,孩子们的小脑袋立刻凑近,好奇的目光紧盯着3D打印机。“哇,真的变出来了!”人群中不时发出惊叹。那份全神贯注的观察,正是科学兴趣被点燃的瞬间。通过边演示边讲解的方式,团队成员不仅揭开了技术奥秘,更在孩子们心里悄悄埋下了探索科技的种子。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演示3D打印机
活动的创意并未止步于科技探索。紧接着,一场色彩与想象力的盛宴拉开帷幕——石膏娃娃创意彩绘环节启动!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挑选心仪的石膏模型,小手紧握画笔,瞬间化身为小小艺术家。他们全神贯注地涂抹、勾勒,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洁白的石膏上自由绽放,绘制出独一无二的童趣世界。创作完成后,孩子们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兴高采烈地高举着自己精心完成的作品,宛如展示着最珍贵的宝藏。小小的服务站内,瞬间变成了一片洋溢着成就感和欢声笑语的“童心画廊”。
▲图为小朋友展示自己涂绘的石膏娃娃
四、交通规则守护童行,科技筑梦赛场欢腾
7月30日:实践团为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一堂生动实用的“交通安全必修课”。团队成员化身为交通安全宣讲员,巧用色彩鲜艳的卡通图片,将复杂的交通标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安全密码”。通过趣味十足的问答互动,红绿灯、斑马线、禁止通行等标志的含义变得清晰明了,轻松掌握。
针对儿童骑行安全这一重点,宣讲员们细致讲解了“安全骑行三件套”:未满12周岁不骑共享车、骑车必戴安全盔、不逆行不嬉戏。为了让安全知识入脑更入心,团队创新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孩子们亲身参与演绎危险场景,在直观感受中深刻认识到违规行为的严重后果,安全意识得到显著强化。活动尾声,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齐声朗读朗朗上口的交通安全口诀,稚嫩而坚定的童声汇聚成安全出行的郑重承诺,将安全规范深深烙印于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交通安全
寓教于乐,知行合一!宣讲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RC遥控赛车比赛火热开赛。孩子们欢呼雀跃,热情瞬间点燃全场。在紧张刺激又充满欢声笑语的赛道驰骋中,遵守规则、安全第一的理念也在潜移默化间得到巩固和升华,为这场知识与实践交融的交通安全之旅画圆满句号。
▲图为教小朋友玩RC赛车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以科普之光启迪智慧,以科技之钥开启视界,以艺术之泉润泽心灵,成功将知识的甘霖与关爱的暖阳,精准播撒至安置点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那一抹跃动的“志愿红”与纯真童心的相遇,不仅是一次饱含温度的爱心接力,更是一场孕育无限可能的梦想奠基礼。
孩子们眼眸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嘴角绽放的灿烂笑颜,是实践活动镌刻下的最动人画面,更是激励理工青年矢志前行的不竭动力。它无声地诉说着:青年学子当继续擎起专业之炬,将所学所长化为服务社会的坚实力量,在广袤的基层热土上,淬炼青春本色,挥洒奋斗汗水,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画卷,添上属于新时代青年最亮丽、最蓬勃的青春注脚!
撰文 | 刘莲莲 易秦溶 严伦发
图片 | 喻德福 周峻宇 刘豪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