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2日讯(通讯员 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成立于2025年6月,是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一支致力于宣传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实践队伍。这支由青年师生共同组建的先进队伍,以“惠民圆梦助学子,资助政策通乡村”为使命,立足教育公平领域,通过“乡音宣讲”、“入户调研”、“校园访谈”等形式,将国家资助与助学贷款政策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乡土方案”,在政策温度与乡村需求间架起青春桥梁,让青春实践成为教育公平推进战略的生动注脚。
政策润心田,青春践使命
为全面推动“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深入乡村基层,搭建政策与民心的连心桥,精准传递党和政府的关爱,让国家资助政策知识普及到基层群众中。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政青春政策筑梦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热潮,深入云浮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教育公平理念落地生根,彰显新时代青年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
图为出征仪式上实践队指导老师姚凡老师为实践队队员进行安全教育,邱贤耀供图。
旌旗猎猎展,壮志踏新程
2025年7月5日,政青春政策筑梦队在6-105召开出征动员大会,指导老师孟亚丽以“三要三不要”口诀解析政策宣传要点:“要讲透贷款流程,不要照本宣科;要算清经济账,不要空谈理论;要传递希望,不要止步于政策。”随后,队员们接过政策宣讲物资材料,政策温度与青春力量在此刻交融。
图为实践队指导老师孟亚丽给同学们进行活动注意事项培训,邱贤耀供图。
行囊载厚望,笃行守初心
出征前夕,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指导老师姚凡、王煦为队员们开展了安全教育及活动注意事项培训:
1.安全为基,行稳致远
乡村实践环境多变,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严禁单独行动,外出时务必注意交通路况、饮食卫生及人身防护,将安全意识贯穿调研、宣讲全过程,确保政策传播与人员保障“双到位”。
2.协作共进,凝聚合力
作为政策宣讲共同体,全体成员需强化协同意识:主动分享调研发现,跨组协作优化宣讲方案,以“政策解读员+乡情翻译官”的组合模式,确保资助政策“说得准、讲得透、传得开”,共同推动政策精准触达需求群体。
3.实践育人,知行合一
本次实践是政策理解力与青年使命感的双重锤炼:需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宣讲能力,通过入户调研、知识问答、校园访谈等方式,让群众直观感受“资助一人,改变一家”的政策价值;同时以实践反哺认知,在乡村真实场景中深化对教育公平战略的理解,构建“政策-实践-感悟”的闭环成长路径,让青春在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绽放光芒。
图为实践队指导老师姚凡老师为实践队队员进行活动注意事项培训,邱贤耀供图。
图为出征仪式上实践队指导老师王煦老师为实践队队员进行安全教育,邱贤耀供图。
云浮山水间,政策暖人心
7月5日中午,队伍在公共管理学院门口整装集合,在姚凡、王煦、孟亚丽三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政策惠民实践”的旅程,共同奔赴云浮市郁南县千官镇,用青春热情点燃乡村教育希望的星星之火。
图为团队从学校出发图片,朱万婷供图。
筑梦正当时,青春谱新篇
本次“资助政策下乡行”实践活动,是公管学子以专业力量推动教育公平的一次深耕。团队以“政策宣讲-需求反馈-机制优化”为行动框架,旨在构建高校服务乡村教育公平的“政策落地”样本。通过乡音宣讲团入户解读政策要点、调研组收集群众真实需求,并与基层教育工作者开展座谈共谋发展,南院学子将以青春实践书写新时代的政策惠民答卷,让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在田间地头扎根,为教育强国战略注入“知行合一”的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队指导老师及全体成员出征时合照,邱贤耀供图。
供稿 | 吕吟娜
供图 | 邱贤耀、朱万婷
审核 | 姚凡、王煦、孟亚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