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艺苗小分队于2025年7月15日至21日,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上岱峪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村民群众、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产业推广,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服务乡村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躬身农事,体悟稼穑艰辛
抵达岱峪镇后,小分队成员在当地农家乐安顿休整,迅速融入乡村环境。实践期间,队员们积极投身各类农业生产劳动。在田间拔草环节,他们俯身劳作,细心分辨作物与杂草,体验农耕不易;锄地、种植土豆时,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挥锄翻土、播撒薯种、培土压实,用汗水助力农业生产;在晾晒五味子过程中,队员们每日清晨便投入工作,于晨光中摊开、翻动果实,亲身参与物产的收获与整理。这一系列的农事体验,让队员们对乡村生产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深切体会到粮食与物产的来之不易,触摸到了乡村发展的真实脉搏。
▲图为团队成员助农拔草的图片 通讯员 李远超 供图
深度走访,洞察乡村发展
交流走访是小分队深入了解乡村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团队成员先后与驻村志愿者、村干部、村书记以及残疾户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与驻村志愿者的交谈,队员们了解到其在协助修缮道路、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调解村民纠纷方面的工作日常,深刻认识到基层志愿服务的价值。与村干部的交流中,团队成员获悉了村庄的发展规划、以传统种植和少量养殖为主的产业现状,以及交通不便导致物产外销困难、年轻劳动力外流等现实挑战。采访村书记时,书记详细介绍了如何凝聚党员力量参与村务管理,并讲解了低保评定、养老服务推进等民生保障工作的开展情况,为队员们描绘了乡村治理的立体图景。在走访残疾户时,队员们不仅送去了慰问物资,更倾听了他们因身体障碍面临的出行、就业等实际困难,深切体会到乡村发展必须关注并惠及特殊群体的重要性。
▲图为团队成员同村民采访的照片 通讯员 刘娟 供图
艺术疗愈,呵护童心成长
在服务乡村发展的同时,艺苗小分队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群体。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为孩子们组织了OH卡疗愈、曼陀罗疗愈等心理关怀活动。在OH卡环节,绘有图案与文字的卡片成为打开心扉的钥匙。在队员们的引导下,孩子们逐渐敞开心扉,有的结合卡片分享“想到奶奶陪伴的场景”,更多孩子则借此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成长的困惑,建立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曼陀罗疗愈过程中,队员们陪伴孩子们挑选颜料、绘制图案,在色彩的铺陈与创作中,孩子们内心的孤独与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缓。这些艺术疗愈活动,为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建设注入了温暖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和留守儿童一道做OH卡心理疗愈辅导的图片 通讯员 刘娟 供图
直播助农,激发产业活力
聚焦产业振兴,小分队积极尝试利用新媒体推广乡村特色产品——蜂蜜。直播筹备阶段,队员们深入调研蜂蜜的产地环境与品质特点,并据此精心撰写讲解脚本,设计互动环节。直播开启后,团队成员通过镜头带领观众“云”探访蜂场,生动展示了蜜蜂采蜜、蜂农摇蜜、蜂蜜过滤装瓶的全过程,详细介绍了产品优势。面对直播中出现的网络信号不稳定导致画面卡顿等问题,队员们及时调整应对;对于观众的提问,凭借充分的前期准备从容解答。尽管经验有限,但队员们勇于尝试、克服困难,努力为乡村特色蜂蜜拓展线上销售新渠道,以青春智慧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蜂蜜养殖户家里做直播的画面 通讯员 刘娟 供图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艺苗小分队成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深入基层、服务乡村,在实践锻炼中增长了才干,也为上岱峪村的振兴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同留守儿童和村长的合影留念 通讯员 李远超 供图
文案:张棣棠 图片:李远超,刘娟 一审:王晋东 二审:柴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