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30日讯 (通讯员 冉灿武)为搭建校友与母校沟通桥梁,充分发挥校友的榜样引领作用,帮助在校学生明确学业方向、规划职业发展,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校友面对面”访谈团队深入湖北省内多地,走访了多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校友,通过深度对话挖掘校友成长故事,探寻校友职业发展的“精神密码”,为在校学生搭建起经验传承的桥梁,提供职业规划的鲜活样本,以榜样力量激励在校学生明确方向、奋勇前行。
图为访谈团队成员合影
本次“校友面对面”访谈活动自2025年7月4日至7月19日在湖北武汉、荆州、宜昌、恩施等多地展开,团队先后采访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代表,涵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不同行业。通过对话校友,了解校友从校园成长、职业选择到岗位建功的奋斗历程,帮助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从校园到基层的精神接力
在访谈中,多位校友不约而同地提到学校“经世济民、厚德博学”的校训精神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强调了大学时光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校友章昆杨(2020届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松滋市委政法委办公室)与团队成员们分享他的基层工作日常,在乡镇工作时,他和村“两委”跑项目,推动以工代赈项目升级了村里的路,用合作社模式带动村民种养殖。“有次走访,大爷拉着手说‘小章,现在赶集不用绕远路了’,那瞬间觉得所有辛苦都值了。”从“麻烦了章干部”到“小章搞的好”,称呼的变化里,藏着他对“责任”二字最深刻的理解。团队成员们感慨:“公务员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需要温度的事业。”
图为校友章昆杨的工作日常
解码“考公”背后的成长逻辑:能力储备比应试技巧更重要
访谈中,校友们打破了“公务员只需备考刷题”的刻板印象。现就职于荆州市委政研室的2017届校友李日兵表示:“作为学生党员,在校期间我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增加时政热点的储备量,这为申论写作的素材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多位校友强调,公文写作、组织协调等公务员核心能力,恰恰来源于学生工作、志愿服务等校园实践,学生工作培养了基本的职业素养,提升了人际交往、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
图为访谈团队成员与校友李日兵进行面对面交流
校友们表示,同学们应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一方面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和社团,通过实践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另一方面注重积累“增值证书”,如英语等级证书、导游资格证等,为未来发展添砖加瓦。同时,校友们共同感慨到,在校培养的写作能力是“任何单位的稀缺技能”,文字功底应当多积累、多提升。
针对当前在校学生关注的“考公热”,校友们给出理性建议。王曹妹(2020届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2020年通过事业单位考试入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湖北局九三五处,现就职于武汉铭湖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她与团队成员们分享自身的职业选择和调整之路,建议同学们要先思考“为什么选择考公”,而非盲目跟风。她列举身边的离职案例,分析如何明确职业认知偏差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调整,提出在选岗前要充分了解岗位信息来做好职业适配性评估,进行职业定位。
图为访谈团队成员与校友王曹姝合影
基层治理的青春答卷:新时代公务员的“破”与“立”
在乡村振兴一线工作的校友们,展现了当代青年公务员的责任担当。严成(2021届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荆州市公安县章庄铺镇政府)经过多种尝试后决定回到家乡,这一选择既是乡情的深切呼唤,也是基于现实的清醒判断。受到基层楷模黄文秀事迹的触动,她明白乡镇岗位虽苦,却是锤炼综合能力、直接服务群众、实现人生价值的沃土。
图为访谈团队成员与校友严成进行面对面交流
向友坤(2023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国家税务总局巴东县分局)认为,税务等业务部门的核心竞争力是学习能力,由于国家政策常更新,因此工作人员需第一时间了解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让老百姓明白国家政策。谈及工作感悟,他认为年轻人要摒弃“摆烂”等思想,入职后需虚心学习,多做事、多沟通,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图为校友向友坤的工作日常
构建长效育人机制:把访谈成果转化为生涯教育素材
访谈团队将访谈内容转化为文字记录、影像资料和个人专访文稿,制作“校友面对面”系列微视频,对公务员职业发展和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分析,整合校友资源、建立“校友导师库”,将相关素材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规划中,实现实践成果的“二次育人”。
“这次校友访谈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团队同学们纷纷表示,与校友面对面进行深度对话的访谈调研不仅是一次实践的历练,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整个团队不仅看到了公务员这份职业的真实工作样态,更理解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要的结合点。在这场与优秀校友的对话中,同学们既触摸到了基层治理的时代脉搏,也找到了个人发展的坐标系。当象牙塔里的理论遇见大地上的实践,职业规划的迷雾正在散去,一条兼具理想与理性的成长路径愈发清晰。
图为访谈团队成员送上祝福,向校友表示感谢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构建起校友与在校学生之间的长效沟通机制,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重视校友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校友“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培养新时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注入持久动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