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阳光穿透林间,清晨的井冈山云雾缭绕,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井冈纪剑•警律传承”三下乡实践队“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拉开序幕。队员们身着统一的衣服,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中心广场集结,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传承之旅。
晨光中的初心洗礼
清晨,嘹亮的号角打破山间宁静,队员们列队整齐,在中心广场开展晨读、晨训与升旗仪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集体跑操口号的声音回荡在广场上空,晨训的步伐铿锵有力,冉冉升起的国旗映红了一张张坚毅的脸庞。这短短半小时的仪式,让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青年实践团学子们在晨光中筑牢初心,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的信念产生共鸣。
田间地头的军民情怀
队伍整装出发,前往茅坪镇坝上村体验“急行军”。背着简易行囊,队员们沿着当年红军行军路线翻山越岭,汗水浸湿衣衫却无人掉队。抵达村庄后,“制作红军餐”环节让队员们在当地村民家中学习制作红军餐,深刻体会战争年代革命军人的不易更懂红军与群众“同劳动、共甘苦”的鱼水情。
正午时分,队员们分组走进村民家中,动手制作红军餐。淘洗红米、炖煮南瓜汤、翻炒秋茄子,当粗粝却喷香的饭菜端上桌,大家纷纷感慨:“这顿饭里,藏着红军将士在艰苦中乐观的密码。”饭后与村民拉家常时,老人们讲述的“红军借粮还物”故事,让“依靠群众”四个字变得愈发厚重。
旧址前的精神解码
实践团来到八角楼,开展“实事求是闯新路”现场教学。在煤油灯映照的简陋书桌前,讲解员讲述着毛泽东同志在此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往事。“在四面封锁的困境中,党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革命道路,这种勇气太可贵了!”队员们围着旧址中的文献复刻件,展开热烈讨论。
黄洋界哨口的风裹挟着历史的回响。站在“依靠群众求胜利”教学点,大家聆听黄洋界保卫战中“军民共筑防线”的故事,望着当年红军作战的战壕与炮台,深刻理解了“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的内涵。
夜幕下的思考与传承
夜幕降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实践团的学习仍在继续。带队老师在中心教室和队员们召开课题领队会,梳理当日体验成果,规划后续调研方向;会后,队员们围坐在一起,结合白天的所见所闻,探讨“新时代如何传承井冈山精神”。从“红军的一天”到“青年的每一天”,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红色基因在思考中愈发清晰。
此次“红军的一天”体验活动虽已落幕,但那段峥嵘岁月中凝结的信仰力量、奋斗精神,已深深镌刻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实践团学子的心中。作为新时代预备警官,他们将带着这份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的初心与担当,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转化为勤学苦练的动力,把实践中感悟的使命融入未来守护平安的征程,以青春之名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铮铮誓言,让红色基因在警营血脉中代代相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熠熠生辉。
撰稿:王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