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青山绿意浓,智慧守护情

2025-08-11 12:27 来源:中教网  宁权   阅读 1.5万
491
分享

7月28日,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为此青绿”调研团深入淄博市博山区原山林场石炭坞营林区,亲身体验护林工作,重点调研了林场智慧防火建设成果,深刻感受了科技赋能下的现代林业守护力量。

沉浸体验:崎岖山路见坚守

清晨,在护林员栾成龙的带领下,十名队员携带镰刀、剪刀等工具,踏上通往山顶护林点的崎岖山路。这条仅容一人通行的陡峭小径,是护林员每日巡护的必经之路。栾护林员一路引领开路,驱赶蛇虫,适时安排休整,并沿途介绍植物种类,分享日常巡视的艰辛与林场护林员扑火抢险的英勇事迹。队员们互相扶持,历经四十分钟攀登抵达山顶。登顶远眺,满目苍翠,与护林员分享心得时,队员们对这份日复一日的坚守有了更直观的敬意。

实操演练:装备上手强认知

在返回营林区后,调研团成员在护林员指导下,深入学习并亲手操作了肩背式和手提式风力灭火机。护林员细致讲解其工作原理、使用技巧和安全事项,鼓励队员们上手体验。沉重的机器、强劲的风力,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一线灭火工作的强度与不易。这堂生动的实践课,不仅增强了防火意识,也加深了对护林员专业能力的理解。

科技赋能:智慧防火筑屏障

此行重点在于探访林场的“智慧大脑”——防火监控系统。下午,调研团来到原山林场智慧防火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详细展示了覆盖全场四万余亩林区的“天眼”网络。这套系统采用先进的双光谱摄像头,具备热成像、超视距、雾透等强大功能,不仅能无死角实时监控林区动态,还能通过智能语音系统对进入危险区域的游客进行即时提醒,有效保障森林资源与人员安全。

监控大屏上,森林物候因子检测站实时传回的光照、温度、气压、降水量、湿度等关键数据清晰呈现。“这些数据是林场实施精准防火、科学管护的重要依据,”工作人员强调,“它们可以预判火险等级,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调研团还观摩了无人机巡航操作及拍摄的林区全景影像,以及林场制作的防火宣传片,全方位了解了空地一体化的立体防控体系。

一天的沉浸式体验,让“为此青绿”调研团成员感触良多。崎岖山路上护林员的汗水与足迹,是数十年如一日守护青山的无言承诺;监控中心闪烁的屏幕与精准的数据,是现代科技为绿水青山构筑的“智慧长城”;灭火机的轰鸣声,则时刻提醒着森林防火的责任与担当。团队成员们不仅看到了护林工作的艰辛与荣耀,更深刻体会到原山林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将“人防”的坚韧与“技防”的高效完美融合,推动“原山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青山不老,缘于守护。这守护,是林场护林员们年复一年的默默跋涉,是监控中心24小时不熄的灯火,是竞赛场上淬炼出的过硬本领,更是融入血脉的生态责任。原山林场的实践生动证明:守护绿水青山,既要依靠护林人的赤诚初心与无私奉献,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团队坚信,原山的故事,这份融合了传统坚守与现代智慧的绿色守护篇章,必将激励更多青年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征程上,原山,这座绿色的丰碑,定将续写更加辉煌的崭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