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寻生态之脉 探智造之路 “赣鄱寻脉·智造薪火”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一)

2025-07-28 18:30 来源:中教网  邹雨 刘伟旭   阅读 2.3万
753
分享

中教网7月28日讯(通讯员 刘伟旭)青春践悟,步履不停。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深刻感悟革命精神,锤炼专业技能,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7月盛夏,赣鄱大地跃动着一抹抹辽河儿女的青春身影,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赣鄱寻脉·智造薪火”实践团第一站走进江西九江,书写了一场融合生态守护、智造探索、社区服务的青春答卷。

生态课堂汲真知,科创赋能献良策

在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团队参观了自然教育生态小径,保护区自然教育师向团队师生详细介绍了庐山保护区概况、庐山独特的地质地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分布以及保护区在科研监测和自然教育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那些蕴藏在山石草木间的奥秘被一一揭开,让成员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保护区会议室,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自然保护区纪录片,同时,工作人员向成员们发放保护区宣传册,为更加深入了解庐山生态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在交流环节,成员们踊跃发言,分享着自己的所见所感,对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也对生态保护工作有了全新的思考。团队成员聚焦无人机生态监测技术应用,提出建设性方案,助力科技赋能生态保护。

此次自然教育活动也得到了江西省林业局的高度关注,在网站主页发布新闻报道。https://ly.jiangxi.gov.cn/jxslyj/col/col70607/content/content_1947861702622228480.html

志愿红温暖人心,桑梓情助力归巢

在九江姑塘镇化纤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与实践团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就志愿服务相关工作展开了深入交流,后续将组织更多江西籍学生返家乡开展志愿服务,建立长期合作建设家乡。同时利用乡音乡情的天然优势,化身“家乡代言人”和“就业引路人”。

九江姑塘镇化纤社区会议室座谈

专业蓝洞察痛点,智造方案赋能升级

实践团将专业视野投向产业发展前沿,深入润田(九江)饮品有限公司生产工厂参观学习。在水处理车间,成员们了解到水源地的保护措施,以及原水进入厂区后第一道沉淀、过滤关卡的运作流程。而在灌装车间,高速运转的吹瓶、灌装、封盖、喷码、包装流水线让人目不暇接。在详细了解饮用水生产流程,特别是回收水桶的清洗和处理环节时,成员们观察到,该环节目前高度依赖人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有提升空间。成员们提出可以采用视觉识别+机器人分拣、机械臂集成清洗、自动化传送衔接等方式代替,厂方表示,成员们直指生产痛点的创新建议,提出的自动化方向很有启发性和前瞻性,为工艺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九江之行作为实践团的第一站,成员们在生态保护的学习中汲取了绿色发展的力量,在智能制造的探索中找到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点。每一个实践细节都历历在目,这些真实的经历不仅让成员们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激发了成员们用知识服务社会、建设家乡的热情。

文/刘伟旭 邹雨 

图/刘佳庆 孙丽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