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近 日,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三下乡团队前往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荆姚镇玉女手织布非遗传习馆,开展了一场以“学习织布技艺、体验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图为土布非遗研学考察
在蒲城县团委的支持协调下,实践团队首先前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点——蒲城玉女手工坊, 深入了解了蒲城土织布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其文化价值。在工坊的教学区,团队成员亲身参与纺纱、染线、上机织布等全过程。在与负责人及女工代表的座谈交流中,团队了解到该手工坊采取“非遗+巾帼+就业”的发展路径,有效盘活传统技艺资源,辐射带动本地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成为推动当地巾帼创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
▲图为研学织布工艺
调研中发现,玉女手织布专业合作社虽保留着完整的传统织造工艺,却因缺乏品牌化运营和年轻力量注入,布质量好,可年轻人不爱看、不会卖。因此,带着“为非遗赋能、为妇女增收”的目标,渭南职院师生进驻玉女织布工厂,开启了一场“非遗焕新直播计划”。团队从脚本撰写到产品卖点提炼,从直播话术练习到突发状况预演,专门设计了“非遗知识问答”环节,边卖货边科普,团队认识到非遗振兴不能只靠保护,更要靠发展,让手机变“新农具”助力巾帼致富。
▲图为实践团队工厂直播卖货
调研活动中,团队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围绕非遗产品包装设计、电商平台推广、短视频营销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思路,受到手工坊负责人及职工代表的高度评价。下一步,学院将结合此次实践成果,推动校企合作共建,探索“非遗进课堂、电商赋产业”的实践育人新路径。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学习了土织布技艺,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三下乡团队表示,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非遗文化的发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