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海情 艺路童行”支教团:情系正宁支教路,探寻文化薪火途

2025-07-21 21:20 来源:中教网  王孟刚   阅读 5.8万
分享

为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海情 艺路童行”支教团一行15人,赴甘肃省正宁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依托校地共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七彩假期”多元支教、传承非遗文化、厚植红色基因、调研农业遗产等项目活动,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七彩假期”点亮陇原乡村 多元教育赋能童心筑梦

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赋能,支教团精心打造“文化+艺术+科技+全球视野”超融合教育模式,设计多元化支教课程,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志愿者们不局限于讲授课本理论知识,更注重助力乡村孩子拓展视野、培养兴趣、提升能力,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与性格发展。《魔法光学——揭秘VR技术》、《Movers自然与生物多样性》、《趣味体育课堂:足球》等一系列精彩有趣的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

香包承古韵,非遗续新章

庆阳香包是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刺绣珍品,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湛娴熟的刺绣工艺、清新典雅的天然香料、七彩丝线手工精制而成。7月18日,团队前往宫河村春绣阁香包工坊开展非遗文化调研,了解香包制作历史,思考非遗传承的困境与挑战,传播非遗文化。千姿百态的庆阳香包造型丰富、图案精美、淳朴典雅、芳香浓郁,表达着人们的图腾崇拜、趋吉避邪、祈求福寿平安、子孙繁衍、爱情幸福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一堂行走的微党课陇塬深处寻薪火 窑院擎灯照赤心

7月18日下午,团队走进王录村,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政治部旧址(邓小平旧居)。队员们在讲解员潘丹丹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院落里的5孔窑洞和82平方米的浮雕墙,系统回顾了邓小平同志光辉的一生,重温了红一军团及八路军第115师在正宁的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农业遗产创变行动:调研正宁湫头苹果种植产业

正宁苹果是正宁县的特色农产品,凭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科学的种植管理,形成了鲜明的品质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7月20日下午,团队赶赴湫头镇王郎坡村调研苹果种植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与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赵晓康共同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正宁苹果产业的破局之道。正宁苹果主栽品种以红富士为核心(占比超80%),同时搭配秦冠、嘎啦、秦脆,瑞雪,瑞阳等早中晚熟品种,形成错峰上市的优势。其中,当地选育的“正宁红富士”通过多年优化,已形成适应性强、丰产性高的地方特色品系,部分果园还引进烟富8号、维纳斯黄金等优系,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类型。正宁苹果以“自然禀赋优、外观色泽佳、口感脆甜浓、营养更丰富”为核心竞争力,是黄土高原优质苹果的典型代表,兼具食用价值与地域特色。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支教项目覆盖正宁县榆林子镇60余名乡村儿童。团队负责人王孟刚表示:“我们不仅要带来知识,更要给孩子们留下希望”。支教团将通过各种创新性教学方式,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供高校实践样本。此次文化调研项目覆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农业文化等多个领域,未来,华东理工大学机动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深入一线,助力乡村振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