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高校服务乡村教育的作用,助力乡村青少年全面发展,广州商学院“潮音心连心”突击队前往揭阳市榕城区东泮村莲花学校,于7月11日至19日开展系列支教课程。截止14日,计划课程已顺利推进,涵盖文化传承、艺术实践、素养提升等多个领域,通过精心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丰富且卓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搭建桥梁,筑牢根基:破冰与基础课程
课程伊始,潮韵支教组有序推进“支教准备”工作,细致清点教具、精心布置课堂,为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开班仪式”后,“雨点变奏曲”“数字炸弹”“大风吹”等破冰游戏接连登场,孩子们在模拟雨声、猜数字、响应特征指令的互动中快速熟络,师生距离在欢声笑语中迅速拉近。
图为破冰游戏
贯穿支教前半程的“作业辅导”环节,支教组的成员们针对数学题、语文生字等学业难点逐题讲解,帮助孩子们查漏补缺,为后续学习筑牢知识基础。这一系列安排不仅消除了师生间的陌生感,更培养了孩子们的协作意识与学习主动性。
图为作业辅导
立足本土,传承文脉:文化传承课程
文化传承类课程以多元形式呈现传统文化与本土特色。在文字文化学习中,孩子们通过了解“文房四宝”、汉字造字法及演变过程,在书法临摹实践里,感受中华文字的深厚内涵,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非遗技艺传承课程,如风筝制作,孩子们在学习揭阳风筝历史、制作工艺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传统技艺,更增强了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以潮汕美食为主题的粘土课程,通过对经典美食的介绍、图片展示及粘土制作,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家乡饮食文化背后的民俗风情与节庆寓意,进一步加深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图为文化传承课程
激发创造活力,提升综合素养:艺术实践课程
艺术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创意与锻炼动手能力的广阔平台。音乐课程聚焦歌曲《改变自己》,通过歌唱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节奏训练与合唱互动中,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力与团队协作意识。陶泥、绘画、毛线贴画等手工课程,孩子们在支教组成员指导下,运用不同材料与技法,围绕地球保护、个人梦想等主题进行创作,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转化为艺术作品。这一系列课程有效锻炼了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色彩搭配及手工操作能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与艺术创造力,助力孩子们综合素养的提升。
图为毛线贴画课作品展示
图为陶泥课作品展示
聚焦身心发展,助力全面成长:素养提升课程
素养提升课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借助“情绪小怪兽”等形象化工具,孩子们学会识别不同情绪,并通过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方式,掌握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逐步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增强应对学习和生活中各类压力的能力。普通话提升课程通过口部操、绕口令、情景对话等系统训练,从发音基础到语言流畅度,全方位帮助孩子们提升普通话表达水平,帮助孩子们突破语言沟通障碍,为未来的学习与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图为普通话提升课
前半程的支教课程,紧密围绕学生成长需求,在文化、艺术、素养等多方面协同发力,为当地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乡村教育进步意义重大。后续,“潮音心连心”突击队潮韵支教组将持续推进课程,用心设计每一堂课,用爱关怀每一位学生,努力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让更多孩子在多元课程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