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艺韵非遗突击队走进社光村开展为期10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走访调研深挖乡土底蕴,以文化互动激活非遗生命力,同时结合实际策划发展方案,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图为幸福社光 (王镘纯 摄)
7月9日,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艺韵非遗突击队抵达社光村,桥东街道社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金中携工作人员郑洁、社光共享农场负责人陈森鹏与艺韵非遗突击队召开对接会议。陈金中书记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社光村的发展历程、现有资源及未来规划,生动展现了村庄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变化与潜力。他对突击队的到来表示欢迎,期待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为社光村的文旅融合、文化传承等方面带来新思路、新效益,助力村庄高质量发展。
▲图为陈金中书记与艺韵非遗突击队召开对接会议 (李翀 摄)
7月10日,在社光村工作人员郑洁与共享农场负责人陈森鹏的陪同下,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艺韵非遗突击队深入社光村特色点位开展走访调研。队员们先后走进展现农耕文化的社光共享农场、可供嬉水消暑的五帝泉泳池,探访充满田园风情的天天庄园与承载乡土记忆的三礼馆,实地考察村庄的自然禀赋与人文底蕴,为后续策划案撰写积累了鲜活素材。结合一路所见所闻,队员们初步构思出以资源整合、文化赋能为核心的发展方向。
▲图为社光共享农场 (李翀 摄)
▲图为五帝泉泳池 (李翀 摄)
▲图为天天庄园 (李翀 摄)
▲图为三礼馆 (李翀 摄)7月10日下午至11日,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艺韵非遗突击队走进社光幼儿园,以专业所长赋能乡村美育,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童声合唱支教课堂。队员们教孩子们学唱《红红的太阳》,起初还担心孩子们配合度不高,很快便被孩子们的热情与专注深深打动: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认真跟读每一句歌词,稚嫩的歌声里满是蓬勃朝气。这份超出预期的积极反馈,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这些歌声不仅传递着童真与快乐,更蕴藏着乡村振兴的“软实力”——美育的力量能唤醒孩子对美的向往,为乡村文化土壤注入细腻而持久的生命力。
▲图为艺韵非遗突击队教小朋友们的场景 (李钰媃 摄)
经过一周多的走访调研、集中研讨和反复打磨,7月18日,突击队完成了社光村未来发展策划案,并向社光村村民委员会作专题汇报。汇报紧扣国家政策导向,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以全新发展理念和国际一流标准为引领,提出高起点、高定位规划目标——即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田园综合体,助力实现“区域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秀美、宜居宜业”的“社光梦”。
结合社光村现有资源与田园综合体立项标准的对标分析,方案明确了村庄功能定位,同时围绕资源活化利用、文旅项目创新设计、非遗与音乐跨界融合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力求为社光村后续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真正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成效。
▲图为艺韵非遗突击队向社光村村委会办公室作专题汇报的场景 (李翀 摄)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艺韵非遗突击队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更搭建起高校与乡村联动共进的坚实桥梁。期待双方后续能进一步深化合作,让青春力量持续为社光村的发展注入动能,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图为艺韵非遗突击队与负责人大合影 (李翀 摄) 撰文|林梓妍
图片|王镘纯、李翀、李钰媃
审核|汪莹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