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良井镇支教行动启新篇

2025-07-20 22:18 来源:中教网  李瑞康 邓艳香   阅读 1.7万
550
分享

广东科技学院惠艺启楼突击队于7月12日清晨徒步前往楼角村,继续推进暑期支教活动的筹备工作。此次行动紧扣“三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主旨,将青春力量注入基层教育,既让队员在实践中锤炼担当,也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播撒希望,生动诠释了当代青年扎根大地、服务社会的“三下乡”精神内涵。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各项任务,从徒步下乡的切身体验,到紧锣密鼓的教学筹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一、步履丈量,为教而行

广东科技学院惠艺启楼突击队历经1小时20分钟徒步抵达楼角村。尽管行程带来身体疲惫,队员们却在亲身体验中深切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纯粹,也直观体察到当地教育资源的匮乏现状,这让他们投身支教事业的信念愈发坚定。行进途中,队员们主动向田间劳作的老者热情致意,一声声“阿公阿婆,早上好!”的问候真挚恳切,不仅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更换来了老人们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的质朴笑容与温和回应,为这段支教筹备之旅增添了温暖而动人的注脚。

图为步行前往良井镇楼角村(张钟宁摄)

二、精研课件,赋能乡村

广东科技学院惠艺启楼突击队抵达楼角村后,立即开展支教课件集中研讨。队员们围绕乡村孩子的认知特点,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逐节打磨。从趣味科普实验的操作设计,到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创意构想,再到素质拓展活动的安全预案,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这场研讨不仅凝聚着对教学质量的严谨追求,更承载着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的期待——通过多元课程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用创新形式弥补资源短板,让知识的种子在乡土间生根发芽,为乡村的未来播撒更多可能性。

图为支教组研讨教学课件(张钟宁摄)

三、童声入境,希望传声

下午,宣传片拍摄工作正式启动。此次拍摄包含支教组成员与一名小朋友共同完成的转场视频片段,过程中,小朋友积极配合拍摄安排,始终绽放着纯真的笑容。镜头内外,双方的互动自然而融洽。此次拍摄不仅顺利完成了宣传素材的采集任务,更成为支教团队与乡村儿童建立初步情感联结的有益实践,为后续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让团队对当地儿童的真实状态有了更直观的感知。

图为和小朋友一起拍摄宣传片(黄梓滢摄)

四、星空舞台,乡情共融

晚间,支教团队组织了一场集体才艺展示活动。活动现场,队员们依次登场,或弹奏乐器,或朗诵诗文,或表演情景剧,充分展现多元才艺,不时赢得阵阵掌声。几名村里的小朋友围坐一旁静静观看,时而因精彩表演露出惊喜表情,时而跟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这一温馨互动为后续支教工作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也让团队对未来的教学帮扶充满期待,期待以更贴合儿童需求的方式开展教学,期待用真诚与专业陪伴孩子们成长,更期待在持续的双向交流中,共同书写一段充满意义的支教篇章。

图为队员与小朋友交谈(卓艺睿摄)

今日的系列活动为支教工作拉开了温暖序幕。从宣传片拍摄中与儿童的默契配合,到晚间才艺展示时的温馨互动,队伍以真诚与耐心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逐步拉近了与乡村儿童的距离。这些初遇场景不仅积累了珍贵的宣传素材,更播下了情感联结的种子。队伍期待在后续的支教进程中,延续这份温情,以专业教学助力儿童成长,在双向奔赴的互动中,共同绘就乡村教育帮扶的美好图景,让这段跨越城乡的相遇绽放更深远的意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