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20日讯(通讯员 谈姗娜 李米佳)近日,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6名学子在院长胡蕾带领下,赴秭归县九畹溪镇开展“农产品品牌推广与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师生们深入桂垭村柑橘种植基地、现代化育苗工厂,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秭归经验”。
在桂垭村,师生们走进农旅融合展示大厅。当地农技员详解秨归秭归柑橘 4000余年栽培史,从屈原《橘颂》的文化渊源,到峡江气候造就的皮薄汁多、酸甜适口的独特品质,让学子们直观感受 “中国脐橙之乡”的产业根基。
(在桂垭村了解农旅融合情况)
如果说桂垭村是农旅融合的最新样本,九畹溪镇现代化育苗工厂则是科技赋能的生动体现。82座智能温网室整齐排列,可视化大屏上温度、湿度等数据实时跳动。“过去育苗靠经验,现在靠数据。”秭归宜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邦德介绍,2021年基地投入 1.117 亿元完成智能化改造,年产能达脱毒容器苗 150 万株、两年生大苗 30 万株,相当于每分钟产出 3 株“科技苗”。
作为三峡库区最大的柑橘良种种质资源库,这里储备了130 余个品种,与华中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选育的伦晚、红肉等 30 多个特色品种,成为产业迭代的“芯片”,让学子们见识到“一颗好种子”背后的科技力量。
(实践成果汇报会)
在随后的实践成果汇报会上,师生们聚焦“实践赋能产业”核心议题。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廖声武从 “理论 - 实践 - 理论”的认知闭环切入,勉励同学们“在田间地头勤思考、在纸笔镜头间显担当,让青春在实干中闪光闪闪发光”。青年教师周灿则针对助农路径提出具体建议:“要推动新媒体流量转化为助农实效,需在内容创新与渠道深耕上双向发力。”
胡蕾院长对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及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学院将整合新闻传播、法学等专业力量,从品牌塑造、新媒体推广、法律护航等维度持续发力,推动校地资源精准对接,为秭归脐橙注入“智” 力活水。
(师生合影留念)
据悉,该校已连续三年组织学生赴秭归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以青年人的视角,讲好新时代的“小橙故事”。这场校地联动,既为地方产业注入宣传动能,更搭建起青年成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实践桥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