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20日讯(通讯员 冷冰泠 蔡圆 张永基)“以前总觉得法律离咱远,今天才发现,懂点法真能少走弯路。”一位村民参加完法治嘉年华后感慨道。7月17日上午,峡口镇居委会人头攒动,由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百所观察”实践队联合峡口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和平安建设办公室、派出所、派出法庭共同举办的“法治护航,惠民同行——法治嘉年华系列活动”在此拉开帷幕。这场集宣讲、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法治盛宴,让法律知识走进群众生活,成为乡镇法治宣传的生动实践。
于案例剖析中筑牢法治根基。“看到外地人租偏僻房屋、用电用水量猛增,要及时报警;发现有人偷种罂粟,立即向村委会反映。”活动现场,派出所民警首先展示了涵盖传统毒品及 “跳跳糖” 等新型毒品的模型,系统介绍常见毒品的种类、特性及危害。结合实际案例,民警剖析了毒品对个人健康、家庭稳定及社会安全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性提出防范建议,强化了群众对毒品危害的认知与警惕性,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理念深入人心。
图1 毒品模型
随后,派出法庭的法官助理围绕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故意伤害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展开“以案释法”。通过群众身边的案例,以通俗的语言解析案件中的法律逻辑与解决途径,算清“违法三本账”——经济账、自由账、家庭账,提醒大家“小矛盾别动手,法律才是靠山”。
图2 派出法庭法官助理以案释法
于情景再现中撕开诈骗伪装。“李大爷,这保健品包治百病,买三盒送旅游!”随着一声吆喝,实践队的情景剧《保健品骗局》正式开演。演员们生动还原推销员以“亲情关怀”“虚假宣传”的手段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的全过程。表演结束后,实践队成员结合剧情进行普法解读,提醒居民警惕过度热情的情感营销,不轻信 “买赠”“抽奖” 等促销噱头,倡导理性消费。此外,实践队成员还以快板顺口溜的形式总结常见诈骗套路:“保健品吹得顶呱呱,全是坑钱花;冒充公检法吓唬人,千万别转账……”以朗朗上口的表达帮助居民提高对诈骗手段的识别能力。
图3 实践队队员表演《保健品骗局》情景剧
于游园互动中涵养法治素养。“玩着玩着就学会了,比单纯听讲记得牢!”家长们带着孩子反复参与法治游园会后笑着说道。法治游园会通过 “火眼金睛识骗局”“环保分类大闯关”“消费权益投壶站” 三个特色摊位,将专业法律知识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以模拟诈骗场景传授防骗技巧,借垃圾分类互动传递环保法治理念,用消费权益问答普及维权途径。居民在沉浸式参与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方法,不仅轻松掌握了实用的法律与生活常识,更在趣味互动中拉近了与法律的距离。
图5 居民积极参与法治游园会互动
此次法治嘉年华活动,通过多样化形式打破传统普法模式的局限,使法律知识更易被群众理解与接受。活动结束后,现场仍有不少居民就法律问题进行咨询。实践队队长肖博涵说道:“未来,华中师范大学 “百所观察” 实践队将持续推进普法下乡工作,助力法律知识融入乡村日常生活,为基层法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图7 派出所警官、派出法庭法官助理与实践队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