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青春躬耕竹乡路 薪火力行践初心——江西科技学院“竹笺传情践基层”实践队高阜镇实践纪实

2025-07-19 04:26 来源:中教网  邓敏皓   阅读 4.5万
分享

7月8日至13日,江西科技学院“竹笺传情践基层”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服务热忱与求知之心,如一片片承载情谊的竹笺,飘落于资溪县高阜镇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队员们躬身入局,力行不辍,通过民情调研、走访老党员、服务敬老院、探索竹产业、接受红色教育等丰富实践,将“纸上学”化为“事上练”,在服务基层中增长才干,感悟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竹笺传情’的青春篇章。

▲图为团队成员在高阜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前合照

深入乡村一线,倾听民声传递关怀

实践伊始,队员们便带着真诚与责任,在高阜镇林场党群服务中心附近铺开“民情竹笺”。他们俯下身、沉下心,用带着乡音的通俗语言,向村民普及防火防电、食品安全等实用知识,耐心解答家长里短的疑问。当73岁的奶奶羞涩地提出想拍张照片时,队员们立刻化身“暖心摄影师”,定格下她淳朴灿烂的笑容——这瞬间的温情互动,正是“传情”最生动的注脚。队员们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村民的认可,这份来自基层的信任,是他们收集到最珍贵的“民情回执”。

▲图为团队成员对街道居民进行安全宣讲

寻访党员前辈,传承红色奋斗基因

在高阜村书记的带领下,实践队带着慰问品,踏上了寻访“活历史”的红色之旅。91岁高龄、拥有71年党龄的李兰花老人,紧握队员的手,那份穿越岁月的力量仿佛通过指尖传递,她深情回顾国家与高阜的巨变,眼中闪烁的光芒是信仰的灯塔。党龄20余年的曾海英老人热情分享生活新貌,朴实的话语里饱含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好好学本事,国家未来靠你们!” 党龄超过30年的杨国胜老人,如数家珍般讲述着开山路、凿水井、建水库的青春岁月,展示的泛黄证书是奉献的勋章。老党员们的故事,如同刻在竹简上的箴言,深深烙印在队员心中,成为“践基层”最厚重的精神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党员李兰花亲切洽谈

▲图为团队成员与李兰花老人合照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党员曾海英合照

▲图为老书记杨国胜为团队成员展示荣誉证书

▲图为团队成员与杨老书记合照

情暖敬老院,青春陪伴夕阳红

“传情”的温度在敬老院流淌。 实践队专程来到这里,用青春的活力点燃暮年的欢乐。队员们献唱的《祖国不会忘记》等红歌,唤起了老人共同的记忆,歌声里是两代人的心灵共鸣。带领老人练习八段锦时,队员们耐心细致地调整动作,一扶一引间传递着关怀。讲解食品安全与电器安全知识,更是将实用的关爱“笺言”送到老人手边心间。当精心准备的慰问品送到每位老人手中,看着他们脸上舒展的笑容,队员们真切感受到“践基层”带来的心灵满足,敬老院内暖意融融。

▲图为团队成员为老人唱红歌

▲图为团队成员为老人宣讲安全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为敬老院老人准备慰问品

▲图为团队成员与高阜敬老院老人合照

探秘竹乡产业,感受科技赋能传统

聚焦高阜“竹乡”特色,实践队的探索充满了“竹”的发现与惊奇。在竹产业园,队员们惊叹于竹的“七十二变”:从砧板、筷子到竹纤维餐具,传统榫卯的精妙运用令人叫绝,仿佛看到古老的竹笺在现代设计中焕发新生。

▲图为产业园讲解人员为实践团队讲解高阜竹产业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团队介绍特色竹产品

▲图为团队成员感受产业园竹工艺品

▲图为讲解员讲解榫卯结构的产品应用

走进宏伟的竹科技博物馆,队员们仿佛置身于“竹”的科技圣殿。复合竹板材、微薄竹皮、竹弹簧,特别是竹提炼的绿色甲醇、航空煤油,让“竹笺”的潜能突破想象,直抵未来能源前沿。亲手体验非遗竹编扇制作是“传情”的独特仪式。当队员们在老师傅指导下,屏息凝神地完成挑、压、抽、插,看着零散的竹条在自己手中逐渐变成细密精巧的扇面时,那份对传统匠心的敬畏和对“竹笺”生命力的感悟油然而生。 竹雕、竹烙画的精美,更让队员们流连忘返,感叹于竹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为博物馆讲解员为实践团队展示新技术竹产品

▲图为讲解员为团队成员介绍现有竹种类与区别

▲图为团队成员亲手制作竹编扇过程

▲图为实践团队在高阜竹科技博物馆前合照

追寻红色足迹,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实践行程最后一天,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高阜镇红七军团指挥部旧址的红色“笺途”。在这座“可看可听可体验”的圣地,斑驳的枪支弹药、泛黄的文件,无声诉说着革命的烽火硝烟,队员们指尖仿佛触碰到了历史的温度。沙盘推演配合逼真的背景音效,让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穿越时空,震撼心灵。在庄严肃穆的红军雕像前,队员们久久驻足凝视,眼神交汇中,是青春的敬礼与无声的誓言——历史厚重的“竹简”上,正需要新一代青年续写忠诚与担当的篇章。

▲图为团队成员观看沙盘讲解视频

▲图为实践团队对纪念雕像行注目礼

在基层沃土中汲取成长力量

此次高阜之行,江西科技学院“竹笺传情践基层”实践队真正将“竹笺”的情意播撒在田间地头、村落院舍,将“践基层”的脚步印刻在红色热土、产业前沿。队员们带走的,不仅是笔记本上的见闻、相机里的光影,更有被老党员紧握过的手心的余温、敬老院老人歌声里的笑意、竹篾划过指尖的触感,以及革命旧址里激荡心灵的震撼。 他们不仅将知识和服务送到基层,更在“竹乡路”上完成了青春的淬炼,深化了对国情乡情的认识,让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信念如竹般坚韧生长。“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这片竹韵悠长的红色热土,必将见证当代青年未来为乡村振兴贡献的蓬勃力量——青春之笺,情传四方。

文字 | 邓敏皓

图片 | 郑尚俊、夏竹越、尹霖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