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将专业所学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南京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携手南京励志阳光心汇心公益基金会,联动长汀团县委、县教育局,组织 “天印筑梦 童心向党” 志愿团队在6 月 28 日至 7 月 7 日期间跨越近 1000 多公里到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大同师福小学开展“汀鹭逐光,科筑未来” 为主题的夏令营。本次活动汇聚多方力量、点亮乡村教育之光,以科技为笔、文化为墨、红色精神为魂,在孩子们心中描绘出绚丽未来,助力他们追逐梦想、茁壮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立心”铸魂,传承红色基因向未来
长汀,这片充满红色历史的土地,铭记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南京工程学院的“天印筑梦,童心向党”志愿服务队沿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道路,深入探寻那段峥嵘岁月。在福建军区旧址,他们仿佛穿越时空,真切体验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力量;在被誉为“长征第一村”的中复村红军桥上,队员们驻足良久,似乎能听到当年红军战士踏上万里征程时那坚定而有力的誓言在耳畔回荡;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时,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者为人民开辟光明道路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仰;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植树的纪念地点,队员们认真学习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到生态文明与革命精神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重要性。
“雄心”报国,勇担时代使命奋前行
在本次意义非凡的夏令营活动中,团队策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在他们纯真的心灵深处,悄然种下了梦想的种子,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旋律小课堂上,激昂奋进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旋律在校园中久久回荡,让少先队的精神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在歌声中传递红色的基因;爱国小诗人课程别出心裁,以我国伟大的航天壮举为现实素材,结合经典名篇《少年中国说》的深刻内涵,激发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慧心”滋养,启迪少儿心智育英才
心灵探险家课程为孩子们打开探索内心世界的大门,引导启发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关爱他人,种下善良与坚韧的种子,助力成长;非遗手工课程是传统文化盛宴,竹编扇传承匠心精神,植物拓印于背包留下自然的馈赠,将美丽瞬间定格成永恒,让非遗文化焕发生机;文化鉴赏课程融合长汀文化深度讲解与超轻粘土手工,宛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孩子们亲手塑造出家乡的模样,感受文化的温度;南京文化探寻与花灯制作,跨地域领略历史韵味,以手工花灯点亮文化传承之光。
“匠心”启智,引领成长之路共进步
趣味科学课程充满神奇与奥秘,马德堡半球实验通过亲手操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巨大力量,从而对科学的神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手摇发电机的实验则点燃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小小的发电机仿佛是开启科学世界大门的钥匙,激发他们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活力体育课程中“千里传珠”游戏让孩子们在奔跑传递中学会配合与信任,极大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趣味运动会上,孩子们热情洋溢,挥洒汗水,展示了精彩的武术和体操表演。绿色再生站课程创新十足,孩子们用废弃矿泉水瓶打造小船,开启环保新思路。这让他们深刻理解废物利用的意义和奥秘,树立了环保意识,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暖心”守护,大手牵牢小手筑梦圆
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老师们”始终秉持着“大手牵小手”的理念,用心关爱每一位孩子。他们耐心地帮助各年级小学生辅导家庭作业,针对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知识点,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志愿者与学生携手共同创作了一幅长达五米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画卷。以缤纷的画笔,生动地描绘出各民族人物的形象。这些人物身着节日盛装,手牵手、肩并肩,共同欢庆佳节,画面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民族团结精神。
从江南金陵城到闽西红土地,这场跨越千里的“红色牵手”,让两座城市的革命记忆在支教纽带中深度交融。正如“长汀的红是‘初心之源’,南京的红是‘胜利之光’”,南京工程学院“天印筑梦,童心向党”志愿服务队便承载着这份使命——以“天印”之名接续文化根脉,以“筑梦”之责点亮乡村童心,以“童心向党”之魂厚植家国情怀。团队秉承“学以致用”校训,践行“五心”育人行动,将公益资源化为知识甘霖,让红色火种照亮爱国初心,更以跨越千里的陪伴与坚守,生动诠释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殷切期望。(南京工程学院天印筑梦童心向党志愿服务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