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资助下乡 | 扬帆曜航实践队:司法调研启新幕,资助普法融新路

2025-07-12 21:30 来源:中教网  林志豪   阅读 3.8千
151
分享

中教网7月12日讯(通讯员 林志豪)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实施的关键节点,国内正加速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百千万工程”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教育资助政策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协同创新,成为助力乡村困境学子成长的重要命题。佛山大学法学院扬帆曜航实践队聚焦这一时代课题,于7月11日走进梅州五华县司法局,以调研访谈为起点,探索“法治护航+资助托举”的乡村未成年人保护新路径。

图为司法局领导与实践队队员交流经验

五华县司法局甘局长对队员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指出大学生参与基层调研,既有助于自身成长,也为司法机关与高校搭建了交流平台。他建议实践队明确调研对象与方式,探索乡村“法治护航+资助托举”模式,为未成年人保护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五华县司法局表示将全力支持乡村普法活动,同时为实践队提供了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手册,助力校地协同为当地未成年人普法,探索更多切实可行的举措,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

图为甘局长向实践队队员提出建议

随后,部分队员前往普法工作人员办公室发放调查问卷,累计回收有效问卷32份,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图为实践队队员发放调查问卷

为深入了解五华县的未成年人普法情况,实践队向司法局普法工作者提出了三个问题,他们围绕问题逐一进行解答。

1、对本地未成年人普法工作的看法

谈及未成年人普法,司法局普法工作者表示:“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保护是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五华县构建“社会、家庭、学校、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保护网络,从县级协调小组统筹、领导带头参与,到法治副校长制度落地、“百名律师进校园”等活动开展,形成全覆盖的普法体系。

2、未成年人普法创新实践举措与经验分享

一是协同机制。组建“护卫联盟”,整合检察、司法、教育等多部门资源,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协同工作体系。

二是品牌化普法。打造“法桐树苗”品牌,制作普法动漫视频,推行“订单式普法”模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定制课件。

最后是精准化普法。在梅州率先启动“女童保护一校一讲师”工程,将防性侵课程纳入小学必修,联合女法官、女检察官等组成巾帼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学校授课。

3、在未成年人普法工作中的鲜活故事

普法工作者分享道,未成年人小智因法律意识淡薄,出借银行卡为电信诈骗提供帮助,获利900元。县检察院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通过“法治教育+心理咨询+公益服务”个性化帮教,小智深刻悔悟并主动加入普法宣传队伍,以自身经历警示青少年远离犯罪,实现“司法挽救—社会转化”的普法实效。

访谈真实表明普法工作必须从青少年抓起,普法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注重引导青少年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实践队将在开展资助工作时注重对受助学生的法治教育,避免因法律意识淡薄而误入歧途,确保资助帮扶与思想引导并重,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司法局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

此次司法局调研为本次团队实践奠定了扎实基础,团队既摸清了基层政策协同的现实需求,也找到了“用法治思维优化资助服务、以资助资源强化法治实效”的融合路径。下一步,佛山大学法学院扬帆曜航实践队将带着调研成果走进乡村校园与家庭,让教育资助政策在法治护航下,为乡村未成年人的成长梦想注入更多可能。

图为实践队与司法局工作人员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