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 7 月 7 日讯(通讯员 李娜 王灵娟 吴梦雅)7 月 7 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AI 梦启・智创未来实践团” 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在水一方社区,通过 VR 体验、机器人互动、智能小车演示等丰富形式,为社区儿童开启人工智能科普之旅。此次活动依托校地协同与党群联动机制,将专业科技知识转化为趣味体验,助力基层科技教育普及。
校地联动搭平台 党群协同筑基础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积极响应 “推进教育数字化”“推广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等国家战略部署,组织 8 名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子组建实践团,在王灵娟、李娜两位老师指导下开展基层科普服务。海港区相关社区党组织主动靠前服务,协调活动场地、保障电力供应,并通过社区公告、居民微信群广泛动员,为活动筑牢群众基础。“科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大学生带来的前沿体验正是居民期盼的,我们理应做好保障。” 社区党员工作者表示。
多元体验拓视野 科技科普润童心
活动现场设置多个特色体验区,让科技知识以趣味形式触达儿童。VR 眼镜体验区里,志愿者马思佳耐心讲解技术原理,引导孩子们 “漫游海底”“探秘太空”,直观感受虚拟技术魅力;AI 教学机器人互动区中,志愿者王鹏云带领机器人与孩子对话互动,同时向家长介绍 AI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机器小车演示区最受追捧,志愿者刘一栋操控智能小车完成前进后退、颜色识别等动作,还指导孩子们亲手操作,引发阵阵惊叹。
此外,Web 前端页面科普、Flash 动画科普等板块同步开展,通过可视化展示、互动式操作,让抽象的 AI 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有效填补了家庭科技教育的空白。
青春服务显担当 实践育人见成效
实践团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程主导活动策划、技术演示和讲解引导。“能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的科普内容,让科技种子在他们心中萌芽,这是我们青年党员的责任。” 刘一栋在活动中深有感触。
此次社区科普实践,既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走深走实的具体举措,也是校地党组织协同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儿童暑期生活、培养创新思维,更通过 “科技普惠” 模式助力教育公平,为基层培育科技创新后备力量贡献了青春力量。
(通讯员:李娜 王灵娟 吴梦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