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六年的小学时光如同一首欢快的乐章,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奏响;又似一幅绚丽的画卷,在师生的共同描绘下徐徐展开。涞水县第二小学2025届六年级毕业生即将告别亲爱的母校,踏上崭新的征程。6月30日下午,学校隆重举行以"校园逐梦向未来"为主题的毕业典礼。这场充满温情与感动的盛典,为孩子们的小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而难忘的句号。
温情回顾 感恩成长
典礼在温馨感人的纪念视频中正式拉开帷幕。大屏幕上,一帧帧珍贵的画面缓缓播放:一年级时稚嫩的脸庞、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时的自豪、运动会上奋力奔跑的身影、文艺汇演时精彩的表演、课堂上专注的眼神……这些珍贵的影像记录着孩子们在校园里筑梦、追梦的点点滴滴,见证了他们在老师悉心培育下的蜕变与成长。看着视频中熟悉的场景,不少同学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
学生们怀着无比感恩的心情,向老师们行庄重的谢师礼、敬献芬芳的花束。这一刻,师生相拥,千言万语化作一个深情的对视。许多老师接过花束时,眼中也泛起了泪光,这是欣慰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更是对孩子们深深的不舍。
榜样力量,荣耀时刻
党支部副书记杨景兰宣读了"优秀逐梦少年"评选标准,旨在表彰那些在校园里积极筑梦、逐梦、圆梦的优秀毕业生。该评选标准全面考量学生的综合表现,既注重学业成就,也重视品德修养和全面发展。这一标准的设立,不仅是对优秀毕业生的高度肯定,更为全体学生树立了校园追梦的榜样,激励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奋进,追求卓越。
六年级年级主任苗丽丽老师郑重宣读优秀毕业生名单。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同学们脸上绽放出自豪的笑容。在热烈的掌声中,校领导为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证书。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激励着学子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筑梦前行,再创佳绩。
学子心声 誓言未来
优秀学生代表牛妤涵同学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感言。她回顾了六年来在校园里筑梦的点点滴滴,从刚入学时的懵懂无知,到现在的自信从容;从第一次参加运动会时的紧张,到现在能够独当一面;从对知识的渴望,到现在对未来的憧憬。她动情地说:"母校是我们筑梦的摇篮,老师是我们追梦的引路人。在这里,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梦想、有担当的人。"她的发言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掌声经久不息。
全体同学在领誓人的带领下,面对国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们将以校园为起点,以梦想为指引,持之以恒地学习,永怀感恩之心;以书为伴,与智慧同行;树立远大志向,勇攀人生高峰;铭记'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做新时代的好少年!"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大厅回荡,展现了新时代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师长寄语,殷切期望
教师代表李乐炜老师发表了深情寄语。她动情地说:"六年前,你们带着稚气走进校园;今天,你们即将从这里扬帆远航。这六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你们在校园里筑梦、追梦的成长历程。希望这六年的校园生活能成为你们追逐梦想的坚实基础,成为你们人生路上最温暖的记忆。"她勉励同学们要"奋进前行、读书看景、追求卓越",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奋斗成就未来。
家长代表为学校和六年级的教师赠送锦旗,以表达对学校精心培育和老师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这既是对学校教育成果的高度肯定,也承载着家长们对学校的深深谢意。
家长代表牛妤涵妈妈上台发言。她满怀感激地说:"感谢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校园环境,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在这六年里,我们见证了家校共育的力量,看到了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希望孩子们永远铭记师恩,珍惜同学情谊,勇敢追逐梦想,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校长谆谆 三言寄梦
王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回顾了2025届毕业生六年来在校园里筑梦、逐梦的成长历程,从初入校园时的懵懂稚嫩,到即将毕业时的自信从容;从课堂上的勤学善思,到舞台上的自信绽放。他感慨道:"看着你们一步步成长,我们既欣慰又自豪。这里是你们的起点,未来是你们的星辰大海。"
王校长以三句箴言寄语毕业生:
第一,胸怀家国,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
第二,勇担使命,在人生路上敢于迎难而上;
第三,厚植品德,以高尚人格赢得尊重与信任。
他殷切嘱托:"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铭记自己是涞水二小的学子,用奋斗为母校增光添彩。"
圆梦启航 未来可期
毕业典礼在温馨感人的氛围中进入高潮。孩子们依次上台领取综合素质考核结业证书,这薄薄的一纸证书,承载着六年的汗水与收获,寄托着母校的期望与祝福。
随后,同学们在精心布置的签名布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留下青春的印记。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走过"圆梦门"。同学们在老师的目送下,昂首走过象征梦想之门的拱门,并与老师击掌告别。
这一刻,既有离别的不舍,更有对未来的期待;既是小学阶段的终点,更是人生新征程的起点。
涞水县第二小学2025届毕业生,愿你们带着母校的祝福,以校园为起点,以梦想为指引,勇敢前行!无论走到哪里,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老师永远牵挂着你们,期待着你们捷报频传!校园筑梦向未来,青春扬帆正当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