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锦州市初赛“未来太空车”单元赛事在锦州市第四中学激烈开赛。来自7所学校的150支战队、300余名青少年化身“未来工程师”,在模拟月球地貌的赛道上展开巅峰对决,用青春创意与航天科技碰撞出耀眼火花。
本次赛事由锦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锦州市教育局主办,锦州市科学技术馆、锦州市第四中学承办。市科协副主席冯树海、科普部部长肖传龙,科技馆馆长许喜玲,辽宁工业大学张勇教授,锦州市第四中学副校长佟德文等领导嘉宾亲临现场,见证这场充满科技魅力的创新盛宴。
与传统赛事不同,本届“未来太空车”赛设置往返赛道挑战,模拟的月球地貌赛道涵盖垂直障碍区、平坦区及返程挑战,要求参赛车辆突破直线竞速模式,完成精准折返等高难度动作,对机械结构、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等提出全方位挑战。
赛事直击
上午8时,比赛正式打响。现场调试声与欢呼声交织,各参赛队使出浑身解数。为实现太空车在限定时间内自主完成前进及往返任务,选手们大胆创新:引入航模二档往返开关技术,通过机械限位触发电路切换转向;运用3D打印制作三角结构部件实现90度垂直翻越;替换轻质复合材料降低车身重量;粘贴胶布增强车轮抓地力……各种奇思妙想让裁判组频频驻足。比赛中,面对车轮故障、偏离赛道等突发状况,选手们迅速反应,利用工具现场修复,通过力学分析优化设计,充分展现“问题导向”的创新思维。
硬核裁判
赛事的专业性也得到充分保障。由高校教授、科协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裁判团队,严格依照赛事标准,从设计创意、越障能力、稳定性、团队协作等多维度进行公正评判,确保比赛公平有序。
航天传承
我国探月工程积累的月球车远程操控、自主导航等技术,为选手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此次比赛不仅是创意与技术的较量,更是航天精神的传承。这场科普创新赛事,为青少年搭建了展示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热情,有效提升了科学素养,同时也促进了校际交流,为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