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和数字通讯的蓬勃发展,万物互联的程度日益加深,劳动者工作时间以外的离线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数字时代“工作离线权”法律保障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本土化解决方案,近期,一支由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组成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在重庆、福建、浙江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项目团队成员前往实地调研
项目团队成员采访相关领域专家
这支大学生调研团队均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整理收集司法裁判实践案例,分析裁判文书的判决观点,对数字时代“工作离线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识到,劳动者的“工作离线权”问题不仅关乎每个人的劳动权益,更是国家劳动市场平稳有序运转和数字时代下平衡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利益的重要命题。
项目团队成员进行普法宣传
在调研过程中,项目团队首先了解到全国首例“隐形加班获赔”判决对各地法院处理相关劳动纠纷时的指导性意义。在各地调研过程中,他们与法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了在数字时代下如何准确认定非工作时间劳动者线上加班的标准、如何平衡好用人单位的工作任务需求与劳动者等相关问题。法官们分享了他们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的思考和判断依据,让项目团队对劳动者“工作离线权”的权益保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项目团队成员调研合影
通过调研,项目团队发现,数字时代下劳动者“工作离线权”的权益受侵害程度和权益保障因互联网和数字通讯的方式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特征。他们注意到,如何在多样化劳动纠纷中寻找到认定劳动者线上加班的共性标准及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劳动者“工作离线权”的合法权益是项目研究的关键,也是目前立法和司法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