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接触泥土的童年不是快乐的童年,儿童的天性需要自然的滋养,而大自然便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自然从不只存在于遥远的荒野。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4月22日,宜宾市翠屏区象鼻街道中心幼儿园在翠屏区教体局的组织和指导下精心设计开展了“沃野启童行 耕读拓新章”研学活动。
田园劳作:亲子共耕“莓”好时光
微风吹在农耕基地,孩子们家长手牵手开启农耕体验。草莓技术老师热情的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并向孩子们介绍了草莓的培育、生长、品种等知识。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互动问答,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识别草莓的不同生长阶段,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每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的奥秘。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小心翼翼地松土、挖坑,将草莓苗稳稳栽进泥土里,期待着收获的快乐。随后孩子们分组合作,展开覆膜大比拼,有的拉紧薄膜,有的用泥土压实边缘,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间。覆膜成功!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一刻,小朋友们不仅种下了草莓的种子,更是在心中种下了对自然、对生命无限的期待和梦想。
自然美育:手绘节气里的四季
一场充满诗意的自然美育课拉开帷幕。孩子和家长们走在田间收集缤纷多彩的蔷薇花瓣、银杏叶、蕨类植物,将大自然的馈赠带回课堂。“这片蕨草像小金鱼!”“花瓣可以变成小花点啦!”在老师指导下,大家用锤子将植物汁液拓印在画纸上,“我要把这手帕送给妈妈,上面有整个春天!”大班的孩子自豪地展示作品,将对自然的热爱与传统文化的理解定格在手帕上。
非遗课堂: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天工开物》魔术剧场则利用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了神奇的魔法世界,空气吹泡泡,有趣的气体,消失的纸张;孩子们看得入迷,惊叹声此起彼伏,笑声布满了整个会场。传统美食白糕制作则让会场香气四溢,“切糕前尺子要比对好,切时要像揉云朵一样轻柔……”孩子家长们,纷纷化身“糕点师”,比对、切割、塑形,忙得不亦乐乎。一份份香甜可口的白糕就此诞生,在香甜的滋味中感受非遗技艺的温度,建立了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活动中孩子们主动观察、积极提问,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亲子共耕、非遗体验不仅增进了情感交流,更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文化的深厚底蕴。未来,象鼻街道中心幼儿园将持续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与自然教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刘佳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