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探寻红色印记,传承抗战精神——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学深思悟国史”队实践纪实

2025-02-08 20:28 来源:中教网  朱建霖   阅读 2.3万
分享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学校寒假实践活动号召,并严格落实学院对青年学生“学思践悟”的培育要求,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学深思悟国史”实践队队员朱建霖返回其家乡——四川乐山,专程前往当地历史悠久的文庙进行实地学习与考察。

在实践活动的筹备阶段,朱建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乐山文庙的深厚历史背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了解。乐山文庙始建于唐代,作为祭祀孔子的圣地,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武汉大学的西迁,文庙的祭祀殿堂更是化身为传播知识的殿堂,师生们在此延续文脉、宣传抗战精神,更有154名英勇学子投笔从戎,毅然奔赴抗日战场,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步入文庙,朱建霖踏上了历经沧桑的石板路,每一步都仿佛在与历史进行对话。进入庙内,他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当年师生们在艰苦环境下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他们或席地而坐,认真诵读经典;或热烈探讨,碰撞思想火花,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国家的深切担当。

如今,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已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灯塔。朱建霖表示,此次参访让他深受触动,他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同时,他也由此联想到了自己的母校山东大学,山大始终坚守“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宗旨,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了无数栋梁之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朱建霖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将牢记历史使命,砥砺前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朱建霖深入了解了抗战时期的红色历史,更增强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将继续秉承“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的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