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9月7日讯(通讯员 钱丹丹)为践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南京市2024年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号召,进一步激发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准确率,增强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与通信学院“共筑绿色,碳寻未来”实践团巧用“加减乘除”,解好垃圾分类“方程式”,于2024年9月4日,依托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内资源,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志愿宣讲服务。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宣讲。 张政升摄
本次活动旨在引导社会大众从自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助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推动绿色环保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重要转变。
知识小科普——垃圾运输中的五位神奇卫士
实践团创新“理论+宣讲”形式,解锁垃圾运输中的五位神奇卫士,利用游戏教具,详细阐释自卸式垃圾车、摇臂式垃圾车等五种垃圾车的适用地点和造型特征,并通过模拟垃圾分类运输情景游戏,促使参与者了解不同垃圾车的功能和优缺点。此举旨在有效推广和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公众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主动性和热情。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进行5种垃圾环卫车的知识科普宣讲。 张政升摄
图为参与者正在近距离了解自卸式垃圾环卫车构造。 张政升摄
“垃圾分类”大闯关,轻松掌握分类秘诀!
为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助力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愿景。实践团通过问卷调研形式深入了解高校学生及社会大众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准确率。采用“理论+游戏互动”形式,因地制宜设计“具有“南信特色”的”垃圾分类磁吸迷宫教案”“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环保知识小卡片”。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利用迷宫教案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张政升摄
实践团精心策划并设置了多个与垃圾分类相关的趣味项目,如“垃圾速分迷宫接力闯关赛”,参赛队伍需快速识别并正确分类不同种类的垃圾,在迷宫中寻找并投放正确的垃圾桶,才能顺利传递接力棒。这一活动考验着他们的智慧和速度。
图为参与者正在进行垃圾速分迷宫接力闯关赛。 张政升摄
图为参与者正在进行垃圾速分迷宫接力闯关赛。 张政升摄
DIY垃圾分类标语涂鸦——环保先锋有“画”说
在知识科普宣讲结束后,“共筑绿色”实践团组织参与者利用顺口溜、DIY彩绘涂鸦等通俗的形式精炼分类规则,并设计个性化、醒目的宣传标语增添趣味性。并将自己的作品投放至校园角落、公交车站、垃圾投放点等,采用漫画、简笔画、彩绘涂鸦等直观方式简化投放指南,有效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实施。
图为参与者正在展示自己的作品。 张政升摄
“绿‘厨厨’、黑‘其其’、红‘危危’、蓝‘宝宝’”、“红黄蓝绿要分清,文明行为多给力”……一笔一划精心书写垃圾分类的环保标语,打造各色各样“共筑绿色”IP成功装点校园,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激励更多人投身于垃圾分类的实践之中。垃圾分类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环保口号,而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着力量。
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
图为实践团与活动参与者的合影。 张政升摄
“共筑绿色,碳寻未来”实践团始终聚焦垃圾分类、绿色创意转化,结合专业所学,以艺术再创造的形式赋能绿色低碳,助力节能减排,实现从“要大家环保”到“我们要环保”的转变。
作者:钱丹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