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劳动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特征,以素养提升为目的的课程。保师附校以校园劳作场为核心阵地,以300平米“稼穑苑”种植场为主要实践基地,以家庭活动场、社区实践场为重要延伸场域,展开“四场联动”的新劳作教育课程的项目化探索与实践。
“稼穑苑” 位于苏叔阳剧场东南方向,同学们经过实地测量、精心设计,把它改造成了校园新劳作学园种植场。学生围绕项目成果“种出好吃、好看又健康的蔬菜”,从品种选择、水肥管理、合理密植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成果为导向的子任务:“调查梳理信息,制定蔬菜种植规划”、“收集查阅资料,绘制蔬菜养护手册”,按照角色导向的设计思路,共同设计了驱动性问题。各小组运用问卷调查、资料收集、走访有种植经验的长辈等多种方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小组制定了种植规划与安排,以保障种植菜品质量。
在完成蔬菜种植规划后,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对蔬菜进行养护。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翻阅书籍和文献,获取知识,结合所种植的蔬菜品种,开始设计蔬菜养护手册。同学们认真记录收集到的蔬菜养护基本信息,如光照需求、水分管理、施肥方法等,以便在后续的实践中进行运用。
春风和畅,孩子们跟随春天的脚步,脚踩大地,闻一朵花香,看一片草绿,在了解大自然的规律中,有的拔草、有的翻地、有的播种、有的浇水,大家干的不亦乐乎。积极参与种植,体验犁田、选种、播种、浇水、施肥、搭架固定秧苗……哪怕满身是泥,那也是来自大自然最天然的滋养。一块空地已经变成了整齐的田垄,一颗颗种子和小苗在师生的呵护下安然的躺在了大地的怀抱,只等一场春雨唤醒它们的新生,憧憬着满园丰收的景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