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做好家校共育呢?对于这样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我想结合这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我的心得体会。
在一次语文课上,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听课,而我却发现了一只小小的“瞌睡虫”,这个“瞌睡虫”不是别人,正是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玮嘉同学。对于孩子课上打瞌睡啊,作为一名温柔的班主任,我既没有惩罚他,也没有批评他,而善意的提醒了他。课下我耐心的询问他:“昨天是不是没有休息好啊?还是有其他的事情呢?”对于我的询问,孩子只是挠挠头,并没有回答我。随后,我嘱咐他在每天完成作业后要早点休息。第二天课上,孩子不打瞌睡了,但精神状态不佳。没过两天,孩子瞌睡又开始了……这可把我急坏了。
于是,我主动给玮嘉的妈妈打去了电话,我想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家庭情况。也想让家长能主动的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经过与家长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玮嘉的爸爸在外地务工,而妈妈则在家里务农,繁忙的农活总是让妈妈每天早出晚归,时常留着玮嘉一个人在家,孩子感受不到关爱与重视,就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手机的世界里,于是养成了熬夜玩手机的习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心中一阵感慨,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与玮嘉以及他的妈妈面对面地谈一谈。
我与玮嘉妈妈约好时间后,在周末来到了他的家里。玮嘉看到我来访,有些惊讶也有些紧张。玮嘉妈妈见到我很激动,拉着我的手就说:“蒋老师啊,你不知道,我和他爸爸都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因为太忙没能照顾好他,觉得多了一些亏欠。有时候他玩手机我们也就只是说说他,没想到会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我和玮嘉妈妈细谈了很久,孩子时不时地就朝我瞟两眼。跟妈妈交谈结束后,我微笑的把他喊到我的身边,当着妈妈的面,我表扬了他在学习上一些好的表现,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如花般的笑容。我轻声说道:“玮嘉,熬夜玩手机对身体和学习都不好。你看你成绩还是不错的,可不能因为玩手机熬夜而耽误了学习。你可以试着找一些其他的事情做,比如看看书、听听音乐或者和朋友聊聊天。这样既能打发时间,也能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听了我的话,孩子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就他玩手机打游戏熬夜的问题,我给玮嘉妈妈提议要控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学习期间一定不可以玩手机,同时也让身处在外地的爸爸多给孩子一些关心,鼓动家长多与孩子联系交谈,转移孩子玩手机的心思,一步步减弱孩子对手机的依赖,从而做到早睡早起,不在熬夜。至于玮嘉,我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家人的辛苦付出与关心,激起孩子纠正问题的决心。临走时,我给了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希望能通过这个拥抱,把爱和温暖播种在孩子的心里,也能让孩子和家长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与爱护。玮嘉妈妈后来特地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孩子特别开心,因为老师抱他了,当天晚上就把手机给妈妈保管了。那一刻,我的心暖暖的。妈妈表示,以后再忙也会抽出时间陪孩子的,也一定会重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的感受,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同时也感谢老师发现孩子的问题,能够及时与家长沟通解决。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不再沉迷于手机,课上总是精神抖擞,成绩有了大幅度地提高,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感到很欣慰,这次的事情让我感受到了家校合作的力量!
教育学生必须家校共育,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家校合作是教育孩子最强大的合力。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